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越南俗文学文献看敦煌
汉文化在越南的影响
明前期赴朝鲜使臣丛考
15世纪后期撒马儿罕使臣
越南战争的现代记忆及其
彩图说明──图23  越南
图29  越南美莱村惨案发
回忆1985,空降15军对越
最新热门    
 
越南使臣与中越文学交流

时间:2009-7-24 13:46:23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
在越南藩属于中国的历史时期,越南使臣创造了北使诗文这一特殊的文学品种。他们同中国文士所进行的赠答唱和、请序题词、鉴赏评点等文学活动,是两种汉文学——产生于本土的汉文学与成长于域外的汉文学——交汇、合流、碰撞的主要途径。这些文学活动推动了越南古代文学的发展,促成了域外汉文学向母体的回流,同时也显示了汉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越南使臣/北使诗文/文学交流/六八体/喃文文学

 

     越南与中国是一山带水的邻邦,两国有着密切的政治、历史、文化关系。开宝年(968),越南丁部领自称“大胜皇帝”,建立“大瞿越国”,从此越南进入独立自主的封建王朝时期。开宝八年(975),宋太祖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自此越南历代都对中国“修臣行礼”,中越两国建立了长达近千年的宗藩关系。在这近千年的岁月长河中,越南不定期派使臣到中国求封、进贡、谢祭、告哀等,中越文化交流在频繁的外交活动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在文学方面出现了一批有别于普通总集与别集、产生于外交活动之中的新作品——北使诗文。在越南人的观念中,“北”指代中国,北使诗文指的是越南使臣出使中国时所作的各体诗文。在文化传播与传承中,使臣作为官方文化的代表,不仅是汉文典籍在越南独立自主时期最主要的传播者和创作者,也是越南汉文化向中国本土回流的最重要承担者。

    一、越南使臣的身份特点

    汉文化向越南的传播,在北属时期就已经相当深入。从古代越南铜鼓铭文、西汉南越王墓及广东南越王古冢出土物来看,早在公元前南越就已经使用汉语篆字。南越王赵陀“取中夏经传,翻译音义,教本国人,始知习学之业”,[1] (P236)到元鼎五年(公元前112)汉武帝置南越九郡时,以推行礼乐文明的儒学教育在南越已深入开展。越南史学家视士燮为越南文化始祖:“我国通诗书,习礼乐,为文献之邦,自士王始,其功德岂特施於当时,而有以远及后代,岂不盛矣哉!”[2] (外纪卷三)《吴书·薛综传》亦云汉时“锡光为交阯,任延为九真太守,乃教其耕犁,使之冠履;为设媒官,始知聘娶;建立学校,导之经义。”[3] (P1251)随着汉语教育的开展,在越南逐渐形成了以汉语言为主流的文学传统。保存在《弘明集》中交州师道高的《答李交州淼难不见形》、法明的《答李交州难佛不见形》等现存最早的越南文献,即是一个明证。代承隋之制,通过进士、明经等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并设立“南选使”,简补岭南交广官吏,武宗会昌五年(845)确立了安南可选送进士和明经入中央政府的制度,安南与中央政府进行文化交流的渠道也更为畅通。爱州日南人姜公辅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于德宗时登第,入京为官。上述情况表明,两国的文化存在密切的同源关系,越南古代文学实际上是汉文学在域外发展的一个分支。

    越南进入独立封建王朝时期以后,继续模仿中国实行以推行儒家文化为实质的科举制度。“太宁四年(1075)春二月,诏选明经博学及试儒学三场,黎文盛中选,进侍帝学。”[2] (本纪卷三)这是越南独立后首次实施科举,此后一直延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