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十一世纪初的天书封禅运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20世纪20年代胡适对于国
21世纪中国史学遐思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
最新热门    
 
15世纪后期撒马儿罕使臣海路来华与明廷的反应

时间:2009-7-24 13:48:41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论述朝成化、弘治年间撒马儿罕使臣由陆路贡狮、海道回国,又从海路入贡过程以及明廷的反应。表面上是皇帝、宦官、政府官员对贡狮和贡路的争执,实际上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尤其是弘治年间明朝对朝贡政策如何调整的问题。由于明朝大臣竭力反对,结果是皇帝退却海路贡狮,帖木儿王朝来华贡路复归于陆路。明朝也由此丧失了加强海路贸易的机会,为以后葡萄牙人东占满剌加留下了空隙。

【关键词】撒马儿罕使臣  海路   朝贡  明朝
 

   据《明会典》记载,陆上丝绸之路是中亚帖木儿帝国向明朝朝贡的正规渠道,但在成化、弘治年间,都城在撒马儿罕的帖木儿王朝的来华使臣却是陆路贡狮、海路归国,随后又由海路来贡,似乎开辟了一条帖木儿王朝海路来贡的路线。不过由于明朝大臣竭力反对,帖木儿王朝来华贡路复归于陆路。这一过程不仅真实地反映了明朝朝贡贸易体制在给赐方面迁就来华使臣的弱点,而且也折射出明朝一些大臣对朝贡贸易的认识仍停留在政治层面,对海路朝贡贸易方面的经济价值尚缺乏认识。

    成化十九年(1483年),撒马儿罕锁鲁檀阿黑麻遣使怕六湾(亦作怕六湾·马哈麻)由陆路来华贡狮,其后又由海道返回。《明史·西域传》详细记载了此次来华的经过:“(成化)十九年偕亦思罕酋长贡二狮,至肃州,其使者奏请大臣往迎。职方郎中陆容言:“此无用之物,在郊庙不可为牺牲,在乘舆不可被骖服,宜勿受。”礼官周洪谟等亦言往迎非礼,帝卒遣中使迎之。狮日噉生羊二,醋、酐、蜜酪各二瓶。养狮者,光禄日给酒馔。帝既厚加赐赉,而其使者怕六湾以为轻,援永乐间例为请。礼官议从正统四年例,加綵币五表里。使者复以为轻,乃加正、副使各二表里,从者半之,命中官韦洛、鸿胪署丞海滨送之还。其使者不由故道赴广东,又多买良家女为妻妾,洛等不为禁止。久之,洛上疏委罪于滨,滨坐下吏。其使者请泛海至满剌加市狻猊以献,市舶中官韦眷主之,布政使陈选力陈不可乃已。”[1]此段记载基本上依据《明实录》,但实际情况要复杂些。
    据《明宪宗实录》,成化十九年四月癸酉,使臣献狮,次日复进西马、番刀、糖霜、兜罗、梭甫等物,赐晏于礼部。仍诏合赐金织袭衣,彩段表里等物,特从厚给之。[2]此次贡物献朝,分两天进行,皇帝又厚给之,按惯例,使臣有了厚赐,一般一至三个月内明廷就会让使臣回国。但怕六湾却在京待了半年,当年十月上奏朝廷,要求援引永乐间赏例,再加赏赐。礼部认为,宜以正统四年赏例。于是皇帝下旨加赏彩段五表里。这反而使使臣认为永乐赏例会更多,于是使臣“坚执必欲如永乐赏例”。礼部以为,永乐赏例,岁久难从,宜于现赏例外加赐,以酬其劳。于是,“正副使再加二表里,其余人加一表里。”[3]明朝对使臣的给赐制度,一般都有定规,并载于典章。以往的赏例,往往是现赐参照的对象,所以,明廷对使臣的赏赐比较慎重,需经礼部研究,拟定标准,由皇帝定夺。此赏例后来载于《明会典》:“成化十九年,阿黑麻王狮子二只,每只比金钱豹例加五表里。”而正统四年金钱豹一只是八表里。[4]这样,由于怕六湾的努力,狮子的赏例是每只十三表里。但对使臣的加赐不在赏例之中。尽管怕六湾促使明廷修改了狮子的赏例,但并未满足,反而以为,只要向皇帝奏求不已,便会得到好处,于是又以道路阻远,要求加赐。次年二月,成化帝“命加赐撒马儿罕阿黑麻王所遣正副使银五十两,从人十五名银各五两,并前所赐即给与之,且促其去。”[5]皇帝已经不耐烦了,怕六湾还是迟迟不走。又待了半年多,至九月,明廷将怕六湾由都督佥事升为都督同知,其副使指挥佥事哈只儿辛等四人升为指挥同知。至此,怕六湾在京已经待了一年半。这期间,怕六湾不仅熟悉了明朝的朝贡体制,结识了不少宦官、通事及朝廷官员,而且也了解了南海贸易情况,尤其是满剌加的情况。因为这一时期,明廷派往满剌加国封王的使臣林荣、黄乾亨航海遇风溺死。[6]成化十九年十二月,明廷赐祭。怕六湾此时正好在京,作为贸易使臣,怕六湾很可能知道了满剌加的情况,于是,他向明廷提出,欲从海道归,并于长芦买食盐百引,明廷许之。[7]
    南下的怕六湾在宦官韦洛的伴送下,为所欲为,除买良家女为妻妾外,还声称是往剌加国购买狮献给明廷。广东左布政使陈选得知这一消息后,上奏朝廷,要求停止此事。但皇帝也只是下令使臣到广速归,毋得骚扰。[8]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