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没有过去的史学危机
心忧天下,魂系史学——
近五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现代浙东学人张其昀的史
《代歌》、《代记》和北
五十年来中国港台地区的
《中国移民史》的史料及
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和史学
最新热门    
 
朱熹的史论和史学评论

时间:2009-7-24 13:46:32  来源:不详
的名君、贤臣和大儒,他们虽然次于理想化的圣人,却又高于一般的人。至于对曹操、刘裕这些有作为的君臣加以贬损,这只能被看作是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所造成的。何况他对曹操等人也并非一概否定,如在谈到解救宋代时弊时,他就说:“今日之事,若向上寻求,须用孟子方法;其次则孔明之治蜀,曹操之屯田许下也。(19)”可见他对曹操屯田这一举措还是加以赞许的。 
       
二 

    钱穆先生说:“朱子理学大儒,经学大儒,择其史学精卓,亦旷世无匹。(20)”作为一名颇有成就的封建史学家,朱熹也对史学本身诸多理论问题作过系统的评论。这些史学评论往往被后世封建史家奉为修史之圭臬,对我国封建史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一)论经史关系。作为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治史,只是把它作为明理的一种手段。因此,相对于理学而言,史学只是处于附庸地位。故在论及经史关系时,朱熹明确主张要“以经为本,而后读史”(21)。朱熹认为,读经的目的在于端正见识,只有识得正,明其理,然后才能看史。他说:“先读《语》、《孟》,然后观史,则如明鉴在此,而妍丑不可逃。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22)”朱熹对当时浙东学派吕祖谦重史轻经的态度大不以为然,说“伯恭(指吕祖谦)于史分外仔细,于经却不甚理会。(23)”“东莱(指吕祖谦)聪明,看文理却不仔细。……缘他先读史多,所以看粗着眼。(24)”他认为看史不先读经明理,就直如“看人相打”一样,“相打有甚好看处”(25)?在朱熹看来,看史必先读经明理,否则或被史惑,或如看人打架,没有意义。 
    既然经书是专载义理的,那么,是否治经就可以不要治史?朱熹的答案是否定的。有人说:“只看六经、《语》、《孟》,其他史书杂学皆不必看。”朱熹明确回答道:“如此,即不见古今成败,便是荆公(批王安石)之学(26)”。他认为:“经学者,于义理上有功,然记事多误。(27)”而史学记事详,“该古今兴亡治乱得失之变”(28)。通过读史,人们可以从中“通古今之变”、“观其所处义理之得失。(29)”也就是说,读史是为了进一步明理的需要。因此,“凡圣贤之言行,古今之得失,礼乐之名教,下而至于食货之源流,兵刑之法毒”,人们都必须要加以认真的研习,只有这样,才能尽悉天理而“一以贯之”(30)。显然,经与史是不可偏废的。 

    (二)论史书体裁。朱熹认为,过去史书编纂主要是采用编年与纪传二体,但就记述历史而言,这两种体裁都有其自身的缺陷。认为编年体依年纪事,能明了事情发生之先后,但对跨年跨代大事,则不能首尾联贯,详明事情始末。因此,应该通过错综的办法来改造编年体,以便克服这一体裁的不足。那么,何谓错综呢?朱熹说:“错者,杂而互之也。综者,条而理之也。(31)”也就是说,要在编年体的基础上条理出一种更易记述历史的新的史学体裁。他认为先秦史书《国语》和南宋袁枢编纂的《通鉴纪事本末》,就是一种错综的书体。朱熹对纪传体评价不高,他认为自汉代以来,人们一照司马迁纪传之法,是埋没了前人错综之意的。关于朱熹错综史体的思想,在他为袁柜写的《跋通鉴纪事本末》中有比较系统论述,他说:“古史之体可见者,《书》、《春秋》而已。《春秋》编年通纪以见事之先后,《书》则每事别记以具事之首尾。意者当时史官既以编年纪事,至于事之大者,则又采合而别记之。……故左氏于《春秋》,既依经以作传,复为《国语》二十余篇,国别事殊,或越数十年而遂其事,盖亦近书体,以相错综云尔。然自汉以来,为史者一用太史公纪传之法,此意固不复讲。至司马温公(司马光)受诏纂述《资治通鉴》,然后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编年系日,如指诸掌。……伟哉书乎!自汉以来,未始有也。然一事之首尾,或散出于数十年之间,不相缀续,读者病之。今袁君(指袁枢)作此书,于以错综温公之书,其亦《国语》之流也。(32)”显然,朱熹对具有错综之意的史体如《国语》、《通鉴纪事本末》等,是给予充分肯定的。 
    朱熹在自己的作史实践中,努力贯彻了这一错综史体的思想。他错综《资治通鉴》而成的《资治通鉴纲目》一书,不仅是一部比袁枢《通鉴纪事本末》更为简明扼要的史书,而且还为我国史学园地增添了一种新的史学体裁—一“纲目体”,对我国封建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