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没有过去的史学危机
心忧天下,魂系史学——
近五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现代浙东学人张其昀的史
《代歌》、《代记》和北
五十年来中国港台地区的
《中国移民史》的史料及
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和史学
最新热门    
 
朱熹的史论和史学评论

时间:2009-7-24 13:46:32  来源:不详
清代学者梁启超对此评价很高,他认为:“此法很容易,很自由,提纲处写断案,低一格作注解,在文章上不必多下功夫,实为简单省事的办法。做得好,可以把自己研究的结果畅所欲言,比前法(指《资治通鉴》编年叙事之法)方便多了。”认为“这体的好处,文章干净,叙述自由,看读方便”(33)。 
    (三)论史书语言。首先,朱熹主张史书要文风朴实,“以道贯文”。朱熹说:“作文字须是靠实,说得有条理乃好,不可架空细巧。(34)”“据某意,只将那事说得条达,便是文章。(35)”他反对那种虚华空言的文风,认为“文字只此达意而已,正不必过为华靡辨巧也。(36)”在他看来,史书若过份注重语言文字的华丽,于事理就难以说清楚。他纵考历代文史作家的文风,认为秦汉间史家如司马迁、班固等,其文尚“先有其实而后托之于言”,而宋玉、司马相如、扬雄等人“则一以浮华为尚,而无实之可言矣。”认为东汉以降,“数百年间,愈下愈衰,则其去道益远,而无实之文亦无足论”(37)。就连以“文以载道”号于一世的韩愈,也是“第一义是去学文字,第二义方去穷究道理”(38)。在朱熹看来,只有北宋欧阳修还算“近质”,“自荀、扬以下皆不能及”,但他也“未免于韩氏之病也”(39)。 
    其次,朱熹强调史书语言要时代化。朱熹认为,史书既然是以叙事为主,因此,记叙历史的语言就必须要通俗易懂,时代化,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史书的导齐风俗和传播历史知识的作用。朱熹对司马迁运用当时语言进行写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说“《史记》所载,想皆是当时说出。(40)”认为屈原的《离骚》,文字也很通俗易懂,“只是信口恁地说,皆自成文”(41)。而后人训释却“只求之于雅,而不求之于俗”(42),是非常不妥当的,它抹杀了原作文字的时代性。朱熹本人所写的史著或其它文著,文字都很浅显易懂,近于白话,这在宋人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应该说,朱熹这一通俗史学观在今天仍有其价值。 
    (四)论史书笔法。笔法又称书法,历来就有直、曲之分。朱熹崇尚直书,对历史上那些直书不隐的史家,他都给予充分肯定。如说:“晋董狐、齐太史,书赵盾、崔杼弑君而不隐,史氏之正法也。(43)”认为孔子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美恶人自见”(44)。司马迁作《史记》,也是于史实“无妄作”(45)。朱熹自己在治史实践中也非常注重直书不隐。他进过史院,有鉴于当时史馆修史“大抵史皆不实”(46),而系统地提出了自己对史馆修纂当时历史的一些措施和方法,这主要体现在《史馆修史例》一文中。关于朱熹秉笔直书,时人陈傅良曾评论说:“当今良史之才,莫如朱熹、叶适。(47)”由于朱熹以直书闻名当时,故在他调离史院时,“秉笔之士,相顾嗟惜”(48)。 
    同时,朱熹还主张存史。他认为,作为记叙历史的史书,对历史的“善善恶恶,是是非非,皆着存在在那里。其间自有许多事。若是不好底便不载时,孔子一部《春秋》,便都不是了。那里面何所不有?(49)”从存史角度出发,朱熹对任意删改旧文的做法也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说:“大抵古书有未安处,随事论著,使人知之可矣。若遽改之以没其实,则安知其果无未尽之意耶?(50)”这是一种正确对待古籍的态度。 
    当然,作为一个封建史学家,朱熹是不可能真正把直书精神贯彻到底的。他在主张直书不隐的同时,却又大力提倡“《春秋》笔法”,把它发展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资治通鉴纲目》就是一部通过法《春秋》用字规则以明“《春秋》之义”的史著,其间出于序名分、明顺逆、倡明纲常伦理道德的需要,而为尊、亲、贤者虚美隐恶的现象在在皆是。此外,朱熹在主张存史的同时,自己却又用义理陶铸历史,以纲目体记述历史,因此,自然也裁汰了大量史料,这是有悖于其存史主张的。 
           
    注释: 
(1)《四书或问·孟子或问》卷1。 
(2)《朱子语类》卷25。 
(3)《朱子语类》卷13。 
(4)(16)《朱文公文集》卷36。 
(5)(8)《陈亮文集》第301页。 
(6)(7)《中庸章句序》。 
(9)(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