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文化人类学用于史前研究
人类史前美术浅析
跨湖桥与河姆渡:东南文
淮河流域史前稻作农业与
自然环境变迁与史前文明
揭示史前中国人文地理的
通过史前骨器玉器的雕刻
展现远古文明进程  追忆
史前的粮食加工工具
苏秉琦先生的遗产与中国
最新热门    
 
史前动物及动物图像非图腾的新证据——兼谈华蓥山出土10万年前鸟形骨器化石的含义

时间:2009-7-24 13:46:40  来源:不详
著《天文考古通论》46—47页,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据《光明日报》报道,前苏联的考古学家在东西伯利南部的一个古村落遗址曾发掘出一幅35000年前制作的星图,该星图刻在一个石制龟壳上,而且表现的是当时北半球星座的情况:“一些大的星星在这幅星图上以小而深的圆坑标示。最大的圆坑标示的是北极星,其周围的一些圆坑很象是仙后星座。在星图上可以楚地分辨出大熊星座。但是,这个星座的勺形同现在有明显的不同。组成勺柄的几颗星比现在低垂,航海者熟知的大熊星座内的玉衡星位置同现在也有很大的不同”(《三万五千年前的星图》,《光明日报》1980年8月28日第3版)。南西伯利亚出土的石刻星图距离我国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数千公里,年代差距在三万年以上,但是二者都以龟甲(或龟甲形状)象征北极天盖,在上面钻凿圆孔反映和表现北斗星、北极星的情况,其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也是惊人的相同和一致,二者绝不存在文化上的传承关系,而是由于同在北半球,古人观测到的天象相同相近,其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也趋向一致,所以出现了这种在我们看来是“惊人的吻合”。因此,对华蓥山出土鸟形骨器而言,需要进一步考察和明确的关键问题是:处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原始人,是否有观测大火的需要、能力以及相应的表达、表现能力?

  根据文献记载,我们能够知道的古代历法的产生时间一般不会太早,在中国这个年代是在夏、商、周时期,如商代甲骨文反映出商代历法,《夏小正》被认为保存了夏代历法的信息。根据一些传说资料,我们可以将古代天文观测或最初的历法的产生时间上溯至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2000—4000年间),如传说中的帝尧命羲和“历象日月晨辰,敬授民时”(《尚书•尧典》)、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国语•楚语》),炎帝、黄帝乃至伏羲均创制有历法。根据考古发掘材料,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将古代天文观测及早期历法的创制时间上溯至新石器时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河姆渡文化中发现有距今7000年前的大量的稻谷遗存,河北磁山遗址发现距今7000多年的大量的腐朽粮食粟的遗存,长江中游彭头山文化发现系列距今8000多年的人工栽种稻谷的遗存信息,河南贾湖遗址也发现距今约9000年前栽种稻谷的遗存信息,还有河北南庄头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江西万年吊桶环和仙人洞遗址等,都发现有种植农业起源的信息,其年代都在距今约一万年前。这些考古发现或可说明,传说中的伏羲时代已开始进行天文观测甚至创制有最初的历法,基本上得到证实,因为种植农业的起源和出现必然伴随着原始人对年周期和季节的认识以及早期天文观测活动的存在。在旧石器时代,由于种植农业尚未开始,原始人主要靠狩猎和从事采集活动维持生存、生命,那么他们是否需要知道季节、时令的变化以及进行最初级的比较简略的天文观测活动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采集和狩猎(攫取性经济或称掠夺性经济)要受天然资源的限制,人类要获得食物就必须经常迁徙。这种迁徙有两种类型:季节性迁徙、区域性迁徙。前者是指因季节不同,人们需要改变生活区域;后者是指人们为了获得食物而要变更采集和狩猎区域”(张之恒、黄建秋、吴建民著《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136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2版第2次印刷)。季节性迁徙与季节认识有关,区域性迁徙与方向认识有关,二者都离不开对天象的认识以及粗略的天文观测活动。不仅旧石器中期的原始人需要知道季节、物候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就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原始人也当如此,即在新石器时代前的两、三百万年漫长的时期内,原始人都需要季节、物候、方向等方面的比较简陋(在今人看来是这样)的知识而且会逐渐习得,只是由于进化程度不同会有一些差异。可以认为,天文观测以及对天象的认识自有人类以来,它们就已产生和存在而且与人类相伴始终。在没有人工照明、对大自然也没有理性认识的原始社会,在无数个漫漫长夜以及随之而来的光明的白天,原始人无论因为恐惧、好奇或者生存的需要、心理的需要,他们都会被那漫天星空、日月流转所吸引,尤其是那能给人带来光明、温暖,与季节、方向有密切关系的日月星辰更会在原始人心中刻下不灭的印痕。所以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原始人对晨、昏时通红、明亮且与季节密切相关的大火(心宿三星)的认识是不奇怪的,可以认为他们那时对大火星的认识已有上百万年的文化积累、积淀。
  以往,由于史前研究、史前考古存在着一些理论和方法上的缺失,尤其是新石器时代器物纹饰未能得到科学的释读和对待,我们对原始人类的精神文化、科学文化及相关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所知甚少,主要是凭考古发掘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