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布衣天子”朱元璋的政
朱元璋的滥杀心理及其影
朱元璋的教化思想及意义
朱元璋的集权措施与明中
-           朱元璋的相
最新热门    
 
朱元璋任职考

时间:2009-7-24 13:46:43  来源:不详
。”[116]这项变更顺应汉俗定官制,一改仿元尚右之制,可知朱元璋已正式以恢复中华者自居了。但十月所改尚不止此。改尚左后八天,《实录》提到李善长称“左丞相”,再过十天,明军倾国而出,北伐中原,大将军徐达称“右丞相”[117],相国似已改名丞相。不过,在《实录》十二月的记载中又称徐达为“右相国”,在新定即位礼仪中则有“丞相以下百官”之语 [118],此后所有记载均称丞相。总之,《实录》未明载相国改名丞相之事,似乎无关紧要,甚至可以混用互见。但《纪事录》却详载:朱元璋军出军北伐的十月二十日,“升左相国李善长为中书左丞相、宣国公,右相国徐达为中书右丞相、信国公”[119]。国公之封在此之前,俞本所重者,在相国“升”丞相。按,相国之名本为丞相俗称,汉也曾为正式职官,且名位一般重于丞相 [120]。朱元璋等人不可能体及此等深意,且元末曾有人以“相国”尊称时任行省平章的朱元璋 [121],可知称王时所设相国,名位稍低于丞相,标志着吴王下设中书省与皇帝下设中书省之间的微妙差距。俞本所记官职,与上引《实录》、王世贞抄录“吴王圣旨”吻合,事当属实。即朱元璋在改官尚左后,把中书省相国改称丞相,从而把吴王下属的中书省升格为皇帝下属的中书省,所以给低级军官如俞本者以深刻印象。
  总之,朱元璋在小明王去世后,改次年龙凤年号为“吴元”,发布命令由令旨改称“吴王圣旨”,到吴元年(1367)十月,改官尚左,同时改吴王下属的相国为皇帝下属的丞相,从而消泯了与龙凤政权的最后一丝联系,任职经历就此不了了之。

四 小结

  上文颇多繁琐,不堪卒睹。谨择要如下。
  朱元璋壬辰年(1352)投军后数月,“拔长九夫”,即任红军模仿元军体制设置的牌头。牌头后演化为明军的小旗,唯统九人之制,在洪武初确立卫所制度后变为统十人。
  癸巳年(1353)募兵数百,升“镇抚”。镇抚一职,来自元诸路万户府下属镇抚司镇抚,与千户地位相当,唯职在统兵,非专司法。《庚申外史》称朱元璋为“朱镇抚”,应源此。
  甲午年(1354)招降三千义军,升“总管”。总管来自元诸路总管府总管,仅次于元帅。《皇明本纪》、《纪事录》等载战事多有参差,钱谦益归纳有误,今核准顺序,证朱元璋因立招降大功而升总管。
  乙未年(1355)归属龙凤政权,升“左副元帅”。此“左副元帅”所副为“都元帅”,与此前元帅无直接关系,而隐含升格之意,使郭子兴余部得保独立。
  乙未年(1355)渡江克太平,任“太平兴国翼”“大元帅”。翼字来自元诸路万户府下属千户所之名。翼元帅职专镇守一城,隶属都元帅,系兼任。《实录》因避讳混淆翼元帅与都元帅,今据《纪事录》和诸臣履历,证其并存。
  丙申年(1356)克集庆路,升“枢密院同佥”。此“行枢密院”仅虚拟而无衙署,后名为江南行枢密院。今由红军镇守各地之制,证“同佥”为“院”官身份,节制翼元帅。
  丙申年(1356)建江南行省,升行省“平章”。朱元璋身份由武变文,创置行省所控制的帐前都司和参议府,通过行省独揽军务。
  己亥年(1359)占领浙东大部,升行省“左丞相”。丞相品级与平章相同,但名位更尊。《国初事迹》与《纪事录》载升迁时间不同,钱谦益等认为复有升“丞相同佥”之事。今据陈学霖整理现存《纪事录》,证“丞相同佥”乃“丞相。同佥……”之误读。
  辛丑年(1361)击退陈友谅后,封“吴国公”。吴国公系行省丞相之对品封爵,无明显升迁意味,但朱元璋借机草创了模仿元朝中央体制的政权机构。《实录》载丙申年(1356)朱元璋为吴国公,钱谦益、潘柽章等已辩驳,但钱、潘据《纪事录》“升”“吴国公”,误以国公高于丞相,忽略了国公乃元朝正二品封爵。今据龙凤政权追赠朱元璋三代之名目,证吴国公必为封爵,据制度更张,证封吴国公确在《纪事录》所载“升”之时。
  癸卯年(1363)解救皇帝小明王,升“中书右丞相”。时龙凤政权存亡全系朱元璋,此官位极人臣。诸史料记载均不见此项升迁,今据龙凤政权追赠朱元璋父亲之名目增补。
  甲辰年(1364),消灭陈友谅,称吴王。时龙凤政权名存实亡,此吴王已非中书右丞相封爵,而是下设中书省的藩王,但正式行事仍需冠以皇帝名义,仍系龙凤政权一员。丙午年(1366)底小明王去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