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布衣天子”朱元璋的政
朱元璋的滥杀心理及其影
朱元璋的教化思想及意义
朱元璋的集权措施与明中
-           朱元璋的相
最新热门    
 
朱元璋任职考

时间:2009-7-24 13:46:43  来源:不详
相、吴国公”[102],明代后期的王世贞所记最为详尽,考为“中书右丞相”而非“平章、右丞相”[103]。潘氏所引省略了勋官和加官,不若钱谦益引《龙凤事迹》和时代较早的王世贞所记准确,“平章、右丞相”又不通,应以“中书右丞相”为准。
  按元朝制度,中书右丞相为正一品官、文武臣僚的最高名位,开府仪同三司是正一品六等文散官中的最高一等 [104],上柱国是正一品勋官,录军国重事是元代后期中书省丞相必带的加衔,太尉、司徒、司空是元朝中期因滥用而被元后期人所轻视的丞相加官,但元代中后期为人所重的太师、太傅、太保等加官,到元末已流为宰相免职后的纯粹荣誉性职位 [105],虽有刘福通称“刘太保”,却也不一定为群雄所重。张士诚降元,求封王不得,退而求三公,遂得太尉 [106],可见太尉才是元末最为人看重的宰相加官。总之,朱元璋至此位极人臣,按照模仿元制的龙凤官制,已经无可再升了。

  (三)甲辰年(1364)正月:吴王

  朱元璋军救出小明王后,赶赴江西,经数月血战消灭陈友谅,确立了在南方乃至全国的霸主地位。甲辰年(1364)正月,“李善长、徐达等奉上为吴王……建百司官属,置中书省,左、右相国为正一品,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参知政事从二品……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三月,“定大都督府等衙门官制。大都督从一品,左、右都督正二品……各行省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丞正二品……置武德、龙骧……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107]按元制,正一品封爵为王,但只作追封之用,朱元璋生封吴王,无疑突破了龙凤制度。
  吴王是正一品封爵,还是完全抛弃旧制的藩王呢?龙凤政权在癸卯年(1363)送给朱元璋大量最高名衔同时,独于封爵一项尚存吝惜,只维持吴国公旧封。现在朱元璋灭陈友谅,再建殊勋,以正一品中书右丞相进封对品王爵,亦不无可能。但是,吴王已经“建百司官属”,中书省取代了江南行省,且文武大臣高踞中书省相国之位。中书省的右丞相之下,不可能再设一个中书省,所以,朱元璋此时定已不再任中书右丞相,而是专称吴王。朱元璋的身份已经是王而不是官,自然拥有任官命职的绝对权力,故可随意任命相国、修订官制,无需皇帝授权。
  吴王系自封,还是受封于龙凤政权的皇帝呢?吴王自开中书省、大都督府、诸卫亲军指挥使司,几与皇帝无异。但是,丙午年(1366)朱元璋军总攻张士诚,檄文开头说:“皇帝圣旨,吴王令旨。”[108]可见吴王在正式场合仍奉皇帝名义行事,必系皇帝所封,此时的朱元璋,仍为龙凤政权之一员。
  丙午年(1366)十二月,小明王乘船赴应天府,溺亡长江 [109],龙凤“正朔”遂绝,“丁未至正二十七年,乃小明王龙凤之十三年,改为吴元元年。”[110]一般史料将丁未年(1367)记作“吴元年”,但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位,《纪事录》记此前三天,甚至所录朱元璋登极诏中,仍作“吴元二年”[111],可知“吴元元年”并非笔误。无论是貌似正式年号的“吴元”元年还是以国号代年号的“吴”元年,均不脱皇帝生前所封的“吴王”元年之意。吴元年七月间,群臣劝进,仍正式以“殿下”[112]相称,亦为旁证。
  但与此同时,朱元璋发布文告的方式却大有改变。吴元年四月颁给官诰,作“奉天承运,吴王圣旨”[113],八月通过中书省颁旨,作“中书省于吴元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钦奉吴王令旨”[114]。王世贞抄录朱元璋军出征北伐时的命令:“吴王圣旨:命中书右丞相信国公徐达做总兵、征虏大将军……前去征取中原等处城池……吴元年十月□□日。”[115]作者或点校者编排各条诏令时,多有顺序颠倒错乱处。此日期之前共三段,第一段为处理淮东军事,显系乙巳年(1365)事,第二段为处理山东事务,显系北伐军出发之后事,只有第三段即上引内容当属此日期。观诸命令日期,可知此“吴王圣旨”乃始于吴元年。“吴王圣旨”虽保留“王”之名号,“圣旨”一词却意味着朱元璋至少代理皇帝名义。
  朱元璋封吴王建中书省之初,文官之首李善长任右相国,武官之首徐达任左相国,仍按元制和龙凤制度,以右为上。吴元年(1367)十月,朱元璋改官制尚右为尚左,“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余官如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