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英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
《三国志演义》原编撰者
老舍为何自沉太平湖
浮出水面的北一辉——有
从唐、日本及新罗典籍中
重读梁方仲——有关中国
论先秦青铜器铭文之制作
宋元时期有关货币本质问
天人感应与宋高宗、秦桧
农民与太平天国的兴亡
最新热门    
 
有关太平天国的谶谣现象解析

时间:2009-7-24 13:47:54  来源:不详
怪诞的神话素材和谶语之类(具体事例见下文),其神秘性非常突出。这与当时清朝社会也具有的神秘政治文化氛围相激相荡,发生“谐振”效应。正是在这种宏观背景条件下,谶谣作为神秘政治文化事物的表现形式之一,与其他各种形式者一同盛行开来。
  带有浓重迷信色彩的谶谣,其传播和生效离不开有广大信实的受众。在当时浓重的神秘政治文化氛围中,不消说普通民众,即使文化素质较高的官绅阶层人员,也难以能够自觉鉴别和排除谶谣信息中的迷信成分。像上面提及的赵烈文,平时就颇为关注和相信谶语谶谣的预兆性,在其日记中即多有记载,业已述及的他对“人丁口”方谶谣灵验的信实,就是典型的例子。甚至他对文牍用语之类,都会随时从谶意上去揣摩思虑。如他在咸丰二年十二月初一日(时尚未入曾国藩幕)的日记中记曰:“上年浙漕尚未至淮,上下俱各淤浅,不得已仍还故处,改由海道。有司文移俱称‘倒运’,殆为语谶。”(注:赵烈文:《落花春雨巢日记一》,《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3册,第24页。)可见其人在这方面是多么敏感和疑忌。他经常性地观天象而卜人事。就在方才引述的同则日记里,他即记下:“一月之中,天裂、地震、日食、月蚀、星变,叠示警象,恐非佳兆。”当咸丰十年(1860年)四月间太平军“陷长兴,湖州大警”之际,他在该月十九日的日记中记道:“前暮余登潘公桥望西方氛,气色愈恶,即向槐亭(赵之僚友)言,长兴旦夕必有变,槐摇首不信,昨果报警甚急,槐始信余言。”(注: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四》,《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3册,第148页。)可见他非常迷信这类事情。此外,象“阴兵”、“鬼祟”之类不可能真有之事,他也颇为信实地屡屡记入日记之中。在这样一种心态之下,对谶谣的相信自然就不足为奇了。即使曾国藩这流人物,对谶事亦不乏觉得不可捉摸又不可不信之时。譬如咸丰八年(1858年)四月间,曾国藩正在家居,有人在他家请乩,一开始,就出了个“赋得偃武修文(字谜‘败’字)”的判词,曾国藩正惊讶败字不知何所指,乩判回答说是“为九江言之也,不可喜也”。当时湘军刚取得九江战役的胜利,气机正盛,曾国藩仍大惑不解败从何言,乩又判说“为天下,即为曾宅言之”。几个月后,即有湘军在三河的惨败,曾国藩之弟曾国华也死于此役。事后,曾国藩忆起扶乩之事,颇有恍然大悟的感触:“由今观之,三河之挫,六弟(指曾国华)之变,正与‘不可喜也’四字相应,岂非数皆前定耶?”(注:《曾国藩全集·家书》第一册,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445页。)扶乩判词亦即谶语的一种,曾国藩辈对此尚如此迷惑,何况平民百姓。这反映着当时较为普遍的一种社会心态。对作为更为通俗的谶语形式的一般谶谣,其受众的广大自然更自不待言。


  谶谣有其广大信众,与它的“灵验效应”分不开。谶谣的预言只有在广大受众的心目中觉得多能准确,他们才易于由此及彼地连锁信实。而对谶谣的“灵验”,需要具体分析。就拿关于太平天国的谶谣来说,有些事实上是事后有人附会造作而以事前预言的面貌出现的。如本文中引及的所谓明代黄檗禅师的预言诗,不可能真的在明代就能那样具体兆示以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的事情。而《推背图》中关于太平天国的“谶”与“颂”,不可能真的是由唐朝人所撰。据有的研究者考论,代前后便有人假托唐人之名写了《推背图》一书,以后又不断经人增补和改造加工,有关清末和民国年间的“预言”,当为民国时人所伪造(注:参见谢贵安:《中国谶谣文化研究》,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329-335页。)。有关太平天国的“谶”与“颂”,当然也在其内。就谶谣应具有的预言性来说,这种谶谣当然算是“赝品”,但无疑它仍可算是“有关太平天国的谶谣”的一个类别,在本文的论题范围之内。
  即使真的在某事之前出现而后来证明所谓“应验”的谶谣,其“应验”的情况也各各不一:一是真实应验。因为世事的发展态势和结果的确有其一定的可预测性,前提是根据真实条件进行正确地分析判断,如果是这样的预言而故意借助谶谣的神秘形式表示和传达,那么其“应验”事实上也并不神秘。再是巧合性应验。这种谶谣并不是基于造作者的正确判断,只不过通过神秘方式表示了其某种愿望或猜测,而事局的发展恰巧与之应合。譬如说如果所预言的是属于那种非此即彼性的事局,那么巧合的概率即会有百分之五十。还有一种情况更特别需要注意,那就是谶谣的语言形式本身,其表意模糊性很强,弹性幅度很大,所谓“灵验”的附会性解释上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和回旋余地,甚至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