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本土资源与外国史研究
余英时与中国历史研究:
中国文化史研究五十年著
方豪与中西交通史研究
史学史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白寿彝的治学经历及其史
列文森的中国近代思想史
最新热门    
 
晚清史研究向何处去?

时间:2009-7-24 13:48:13  来源:不详
40年鸦片战争开始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都称作中国的近代史,但实际上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近代史的下限是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也就是晚清的72年再加上民国初期的8年。一部中国近代史,几乎就是一部晚清史。但晚清史本身此时还不可能有自己的独立的地位,而是被严格地纳入中国近代史的框架之中。
 
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往往只是胜利者意志的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所谓近代,从世界的范围说,是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代,是其战胜封建主义和其他一切对手的时代。因此,一部世界近代史,只能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史。中国没有自己的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而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逐步进入了屈辱的半殖民地时代。中国自此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也即晚清时代人们所说的“亘古以来未有之巨变”。由此可见,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起点,虽然“腰斩”了清代史,但却是世界历史的进程本身所造成的,是客观的历史现实的反映。
 
但中国半殖民地时代的历史究竟应该怎么写?于1949年结束了百年动乱后的中国人不可避免地有了自己的新的感受,新的回答。我在《五十年来的晚清政治史研究》一文中是这样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是灾难深重的旧中国近百年动乱、变革的最终结果。党的意识形态、胜利者的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成为研究晚清以来中国近代史的指导思想;而相关历史的研究,也就此与现实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 [3]
 
由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的实践中所提出,而此时作为新的历史体系指导思想的有关认识主要有二。一是关于近代社会的性质,即认为鸦片战争以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中国社会,既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完全是封建社会,而是一种过渡性的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关于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或根本矛盾,即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中所提出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的矛盾。”[4]。范文澜为此曾解释道: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有两个根本矛盾,一个是原有的(引者按:指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一个新添的。这个新添的根本矛盾,就是中华民族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后来变成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压迫的矛盾。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结合成一个反动势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来,两个根本矛盾也就合并成一个根本矛盾。以帝国主义为主,以封建势力为辅的反动势力成为这个矛盾的一面,因之中国人民的革命矛头,直接对着封建势力时,实际也对着帝国主义;反过来,也是一样。它们利害相关,互相勾结,这就使得中国人民革命不得不同时负担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而这个任务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不可能担当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所有的反抗,都以失败而告结束,原因就在这里。[5]
 
与这一命题密切相关的是毛泽东在同一部书中的另一论述:“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6]这一原则性论述,也即所谓“两个过程”论,被看作是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
 
由此可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所确立的中国近代史,尽管是要讲述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成为半殖民地的历史,但重点却放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也就是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这就决定了在这一认识下所形成的中国近代史体系,只能是以政治史为主,而所谓的政治史又只能是以人民革命斗争史为主。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30年,以晚清史为主体的中国近代史已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可与中国古代史并驾齐驱的二级学科体系。相关论著更是汗牛充栋。
 
新体系的首要贡献是研究史料的建设。以郭沫若、吴玉章、范文澜为正、副会长的中国史学会成立之初,就把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工作确定下来,作为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提倡。这一套资料丛刊计10种64册,共约2300余万字[7],集中地反映了发生在晚清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它们的出版,为中国近代史——首先是晚清政治史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资料基础,海内外的研究者们深受其惠,至今仍有其重要的利用价值。
 
十种资料中,《太平天国》、《捻军》、《回民起义》等三种,共同反映了以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为中心的各地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而《鸦片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