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日本学者对明“四夷馆”
明四夷馆 鞑靼馆 研究
最新热门    
 
明四夷馆“鞑靼馆”研究

时间:2009-7-24 13:48:29  来源:不详
学者神田喜一郎依据《大明会典》 “弘治七年始增设太常寺卿、少卿各一员为提督”[12]的记载,认为“弘治七年(1494)开始增设太常寺卿、少卿各一员为提督四夷馆是事实。四夷馆改属太常寺是决不可能的问题,应该是《明史》职官志之误”[13]。笔者赞同这一观点。
清代继承明朝传统,改“四夷馆”为“四译馆”。《清史稿》记载:“顺治元年(1644),会同四译分设二馆.会同馆隶礼部,以主客司主事满、汉各一人提督之。四译馆隶翰林院,以太常寺汉少卿一人提督之。分设回回、缅甸、百夷、西番、高昌、西天、八百、暹罗八馆,以译远方朝贡文字。乾隆十三年(1748),省四译馆入礼部,更名会同四译馆,改八馆为二,曰西域,曰百夷,以礼部郎中兼鸿胪寺少卿衔一人摄之。”[14]
刘迎胜师认为“四夷馆改为四译馆是在顺治元年(1644)”[15]。清朝设馆之初,八馆中并无女真馆和鞑靼馆。裁撤女真馆是因为满族人早已弃用女真字,但不设立鞑靼馆的原因尚不清楚。这也许与清初有不少满人懂蒙古语有关。的人张文德认为“江繁的《四夷館考》一书将女真馆、鞑靼馆有关内容删除,是与清朝的文字狱有关”[16]。笔者认为江繁的《四夷館考》一书未记载女真、鞑靼两馆之事,与当时设立八馆时,未设女真、鞑靼二馆有关。
  
二、鞑靼馆蒙古语教学
 
关于鞑靼馆教授与生徒人数、出身、教学与学制、翻译文书等问题,史料虽无专门记载,但可依四夷館资料推定。王宗载的《四夷館考》和江繁的《四译館考》二书,主要记载朝贡诸国情况,未及四夷館及鞑靼馆教学与学制等情况。《明史》、《明实录》、《大明会典》等史料对四夷館的沿革等问题有所记载,但简略提及四夷館及鞑靼馆的教学与学制等情况。相对来说,吕维琪的《四译館则》增定馆则中详载明嘉靖、万历年间有关四夷館及鞑靼馆的规章制度、教学情况等,对研究鞑靼馆的教学与学制、教授与生徒情况,十分珍贵。
 
1、教师
 
关于鞑靼館教师,由于史料记载简单,无断定具体人数。明初鞑靼馆缺少教师。其教师来源,史料虽无明文,但估计是一些与火源洁有关系的人。鞑靼馆选择教师,与各馆相同。四夷馆各馆缺教师时,“于本馆年深职官内,选其译学优长,行止端慎者,具呈内阁考试,题请点用或只据呈批准署掌”[17]。
吕维琪《四译馆则》增定馆则卷七记载了鞑靼館属官四十九名(其出身是正德间到万历三十二年间选入鞑靼馆的译字生),其中鞑靼馆教授有马廷祯、顾袆、林洲、马应乾、刘尚宾、马承礼、刘尚贞、韩良议、穆世登、马应龙等十名。
 
2、生徒
 
四夷馆设置之初,生徒均选自国子监。《明实录》记载:“因四夷朝贡,言语文字不同,命礼部选国子监生蒋礼等三十八人,隶翰林院,习译书。人月给米一石;遇开科仍令就试。仍译所作文字,合格准出身。”[18]。
后来,四夷馆各馆生源有了变化。《明史》记载:“初设四夷馆隶翰林院,选国子监生习译。宣德元年(1426)兼选官民子弟,委官教肄,学士稽考程课。”[19]。自1490年开始,生徒多从世业子弟中挑选,世业子弟人数增多。
四夷馆各馆生徒来源有所变化,主要原因有,首先、除定期的官方选生外,四夷馆教师私收子弟为生徒。其次、官僚、富商贿赂官员,使其子弟被选为四夷馆译字生。这些官僚、富商子弟不好好习译、入馆目的不纯。例如:“天顺三年(1459)四夷馆教师马铭违例私收子弟一百三十六名”[20]。嘉靖十六年(1537)所选120名生徒,当时选收时不管是否世业子弟、不限出身。嘉靖二十一年(1542)查知嘉靖十六年(1537)所选120名生徒中郭元梓、郭元材等二十四名富户、商人子弟,因纳贿夤缘成为四夷馆译字生,而被剥夺参加会考资格,革退为民[21]。这些现象对四夷馆各馆带来许多不利因素,生徒图私利、商人子弟与外夷勾结、或泄漏夷情。为了防止这些弊端,自1566年开始,四夷馆生徒专从世业子弟中挑选。
据《四译馆则》记载,嘉靖四十五年(1566)规定四夷馆及鞑靼馆生徒“每六年一次收考”[22]。但事实上,生徒不是非常缺乏不准收取。一般都是每隔二、三十年才选一次学生。自永乐五年(1407)四夷馆设立之初,到崇祯三年(1630),吕维琪编完增订馆则为止,二百多年间,共选生徒十次。自1407年到1630年期间的选生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
自永乐五年(1407)到弘治三年(1490)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共选生四次,分别是在1407年、142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