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1949年秋苏联和北朝鲜的
朝鲜战争与平民屠杀
中苏联盟与中国出兵朝鲜
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战略
1953年朝鲜停战:中苏领
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真相
朝鲜战争与美国对台政策
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
中苏领导人对朝鲜停战的
明前期赴朝鲜使臣丛考
最新热门    
 
朝鲜通事古尔马浑(郑命寿)考

时间:2009-7-24 13:48:29  来源:不详

    可见,在处理清廷与朝鲜的外交事务中,郑命寿因“周旋有力”,得到朝鲜大量的贿赠。研究清韩宗藩贸易的张存武先生曾指出:“清使,尤其是通官,每凭上国威势,装腔作势,刁难属国。而朝鲜为了息事,或联络人情,也每不顾上谕,私下贿赂,密赠银两。”张先生还作了一个清朝使团各级人员在崇德八年、顺治五年及乾隆元年后(原文如此)等年份的例受赠品、数额及其演变表,可供参考[41]。但郑命寿所受贿赂,上自朝鲜国王、世子,下到政府各部门乃至地方官员,来源之广,数额之大,往往超出朝鲜例赠清朝使团各级人员的总数,这也反映出朝鲜方面对郑命寿的借重。

朝鲜君臣的“太上皇”

    除了外交事物,郑命寿还毫无顾忌地插手朝鲜内政,俨然是朝鲜君臣的“太上皇”。

    崇德六年五月,郑命寿认为吏曹参判李植“党护金判书诸人”,李植遂被备局“减下”“堂上”之职。金判书即金尚宪,是仁祖朝斥和派的代表大臣,坚决反对称臣于清,曾被送到沈阳等地拘留六年,直到顺治二年才被放归朝鲜。他“危辱备至而志不少挠”,连降清汉人耿仲明也对之崇敬有加,赞叹“东国只有金尚书一人”[42]。直到孝宗朝,清廷对起用金尚宪仍大为忌讳,曾派郑命寿横加责问:“虽欲瞒我,俺等耳目极多,其可欺乎?”[43]

    崇德八年三月,因“郑命寿请罢之故”,刑曹判书元斗勺去职,他是出送朝鲜抗清总兵林庆业时的备局堂上官[44]。顺治二年十一月,听闻郑命寿将至,朝鲜户曹判书闵圣徽请求递职,因从前为远接使时曾杖杀一依附郑氏横行的小吏,“命寿至,闻而笑曰:‘户判,国之重任,奈何以向日之细故,骤递其职也!’”[45]同时,吏曹原以李植为敕使馆伴,因郑命寿“轻侮”李植而不得不代以金堉。顺治四年三月,“平安监司及两邑倅皆以郑命寿之言递职”[46]。

    在处理内政方面,朝鲜君臣一直小心翼翼,以免受到诘责。顺治元年四月,郑命寿传言要“处断德仁”,朝鲜遂安置宗室怀恩君李德仁于大静县[47]。顺治二年六月,朝鲜方面问询郑命寿,在得罪清朝的朝鲜陪臣中,除李敬舆、李明汉、申翊圣、翊全兄弟(即东阳尉,为朝鲜世子姑夫)“已许收用”外,还有谁某是“未许收用者”,郑氏答之“清国别无籍名记罪之事,自本国差除少无所妨。”[48]朝鲜任命大臣,首先要征求郑命寿的意见,甚至是宗室的处置也不例外。

    顺治七年二三月间,发生“六使诘责”事件,主旨则是为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求婚。郑命寿与户部尚书巴哈纳等六使络绎入朝,诘责朝鲜起用金尚宪、赵絅、金集等三人,又召集六卿、两司承旨等责问与日本交往状况,探听朝鲜修城训兵之事。最终,朝鲜不得不发配领相李景奭、赵絅至义州白马城,金尚宪、金集等也被革退,并答应出送宗室女义顺公主通婚。在六使中,郑命寿虽排名第五,却是最活跃的一个人。[49]

    总之,郑命寿在朝鲜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实在非同小可:上从宗室乃至备局堂上(盖相当中央各部院)首脑官员下至地方各道监司长官的任命、使用及处置,朝鲜君臣均需视其脸色行事。说郑命寿在一个时期内(尤其是仁祖时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朝鲜内政,当不为过。甚至在郑命寿被废后的孝宗朝,还有辅导朝鲜世子的东宫赞善浚吉曾因“前日李馨长、郑命守[寿]之交搆,有所不安”,在清使将来时请求归乡[50]。郑命寿虽去而余威尤在,说明他对朝鲜政治造成的影响甚至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

    除直接干涉朝鲜内政外,郑命寿还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大肆谋取私益。崇德四年(仁祖十七年)六月,为了结欢郑命寿,朝鲜领相崔鸣吉建议给在朝鲜关西的郑命寿之母予以食养,并赐命寿“赏职”,郑命寿十分高兴,但为了掩人耳目,提出“愿得官教而退书往年月日”,结果摇身一变成为明天启八年(公元1628年)授予的“同知中枢府事”[51]。因此郑命寿之母在死后还得到“贞夫人”的赠号[52]。崇德八年(仁祖二十一年)十月,郑命寿的故乡朝鲜平安道义州殷山县被升格为府,次年,又以其父母葬地所在,成川府东面地界被割属殷山府[53]。

郑命寿原本出身“贱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