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
高昌至西州时期的弥勒信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
从《甲渠言部吏毋嫁聚过
从《齐民要术》看少数民
从《清明上河图》和《东
从《老乞大》《朴通事》
从《申闻状》看宋孝宗北
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
从《延祐四明志》及《至
最新热门    
 
从《弥勒会见记》到贯云石—古代回鹘戏剧史上的一个侧面

时间:2009-7-24 13:48:32  来源:不详
子,也是当时韵文的主流。贯云石保留至今的散曲作品有小令88首,套数10套。[30] 贯曲大多抒写恋情和隐逸,其次为写景和咏诗之作。他写恋情的作品具有直率、警拔的长处,用最通俗质朴的语言写出人物的痴情。如《中吕·红绣鞋》: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
作者“更闰一更”的要求,想得新颖,似无理又合理。其情其意,写得热烈直率,清新爽脆。贯云石的隐逸之典写得更是洒脱。如以下三首《双调·清江引》:
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云外。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醉饱袖舞嫌天地窄。
竟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
避风波走入安乐窝,就里乾坤大。醒了醉还醒,卧了重还卧,似这般得清闲的谁似我。
这些隐逸之作很少愤懑牢骚,表现出一种经过深切理悟之后的平和心态。
贯云石是元代最著名的散曲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当时影响很大,不仅数量多,而且品位也堪称一流。
值得注意的是,贯云石不同于其它散曲家,他不仅以创作取胜,还以唱腔闻名。《盐邑志林》上说:“云石翩翩公子,无论所制乐府套数,骏逸为当行之冠,即歌声高引,可彻云汉;而惠康(杨梓)独特其传……故杨氏家僮千指,无有不善歌舞、北调者。由是州(海盐)人往往得其家法,以能歌名于浙右云。”据传,贯云石跟他父亲贯只哥移住杭州,曾专以散曲、填曲为个人事业。他如同许多北方曲作家一样,来到杭州,把北方的时令小调带到了南方,也接受了一些南方的时行小曲,于是到了元末,就有所谓南北合套的出现。贯云石传授给杨家的南、北歌调,应是他带来的北方的时令曲调,以及南方的时令曲调,还有加之贯云石融会贯通,在创作的南北合套作品。在戏曲音乐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海盐腔,与贯云石有重要发关系。海盐腔继续发展,到明代成为一种主要声腔剧种之一。贯云石深厚的音乐修养源自维吾尔民族能歌善舞的民族音乐文化,他所改造的南北曲调,无疑渗透了他民族的文化精神。据元人姚桐寿《乐郊丝语》记载,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就是由贯云石首创的。这一说法,今天也得到了学界的认可。[31]
如同贯云石一样,另一位元代维吾尔族散曲家薛昂夫也走过了一条由仕途而归隐的道路。他的散曲几乎可与贯云石的作品媲美。其作品现存套数3套,小令65首,现存作品多为晚期之作,内容以述怀咏史为主,还有一些写景纪行之作。综观其散曲,可以看出,薛曲于放逸宏丽中富雄健之气,于嘲讽戏谑中见诙谐之趣;豪放而不失之粗,诙谐而不失之俗,不饰铅粉而自具丽质,不求韵度而自有风格,成为元曲中的精品。[32]
另外,贯云石还撰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篇论述元散曲作家风格的专文,即他为元人杨朝英所编《阳春白雪》写的序言。[33] 全文虽仅200余字,但内容却很丰富,不但品评了当时的散曲名家,还着重阐述了自己的创作主张。其评论往往得其要旨,公允而切中肯綮,对后世曲评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34]
总之,古代维吾尔以《弥勒会见记》为代表的戏剧,辉煌灿烂的西域乐舞,以及以贯云石为代表的元代维吾尔族散曲家,对中华戏曲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1] S. Tekin, Mairisimit nom bitig. Die uigurische Übersetzung eines Werks der buddhistischen Baibhasīkāschule, I-II , Berlin, 1980.
[2] 多鲁坤·阚白尔《〈弥勒会见记〉成书年代新考及剧本形式新探》,曲六乙、李肖冰编《西域戏剧与戏剧的发生》,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4页。 
[3] 耿世民《古代维吾尔语佛教原始剧本〈弥勒会见记〉(哈密写本)研究》,《文史》第12辑,1981年,第214页;伊斯拉菲尔·玉素甫、多鲁坤·阚白尔、阿不都可由木·霍加研究整理《回鹘文弥勒会见记》1,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年,141页。
[4]  耿世民《古代维吾尔语佛教原始剧本〈弥勒会见记〉(哈密写本)研究》,《文史》第12辑,1981年,第214页。
[5] A. von Gabain, Maitrisimit I. Faksi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