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梁启超、鲁滨逊“新史学
“狱市”新探
鲁滨逊“新史学”的起源
日本“中国明清史研究”
“焚书坑儒”新说
徑行半月--“文單國”新
晚清“新政”与同盟会“
谭嗣同《狱中题壁》诗之
中国参加一战与日本的关
走出以 新 毁“古”的误
最新热门    
 
参加“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几点感想

时间:2009-7-24 13:49:06  来源:不详
年《文物》第7期(85-94页),开会时我才看到。池田知久先生和马克先生说我是研究这个问题的专家,要我务必发表评论。其实我并不是研究式法的专家(马克先生才是这方面的专家),对这篇东西也没有深入研究,仓促发言,只是提了一点问题,和大家商讨(可惜的是,我们讨论时,李学勤先生不在,得不到他的回应):

(1)首先,《文物》发表的释文,我只粗读过一遍。这篇释文,题目是《马王堆帛书〈式法〉释文摘要》。原来我以为,“摘要”的意思是说,这篇帛书的篇幅很长,现在只摘登了其中的七段,它们虽然还不是全部,但每一部分是完整的。可是马克先生告我说,情况并不如此,即使是已经发表的简文,其实也并不完全:其中《祭》、《式图》,只有释文没有照片;其他五部分,照片上的字,开头、结尾往往漏掉,没有释文。我对了照片,情况果然如此。

(2)此篇的第一部分,整理者称为《天一》。这一部分的开头,断句有误,应作“……所以胜。天一:东以庚寅,南以戊寅,西以甲寅,北以丙寅”。“天一”以下所述,当即下文所说的“天一之徙”。“所以胜”的上文还有5行字,完全没有释文。它是分天一所徙为十二神,马克先生在会上已经做了复原,可供整理者参考。我理解,这一章可能是天一家说的一个总表,作用相当九店、放马滩和睡虎地日书讲建除、丛辰的部分,是放在前面作提纲的。下面的《徙》是与方向有关的杂忌之一,它与天一之徙有关。再下来的《天地》,也与“徙”有关。古人说“天道曰堪,地道曰舆”(《汉书·艺文志》有《堪舆金匮》,注引许慎说),饶宗颐先生怀疑,它也可能与古代的堪舆家说有关。《上朔》,马克先生有详论,[5]李学勤先生叫“式表”,这个词是现代术语,就像我把式所表现的图式叫“式图”(释文第六部分用了这个标题),并不是古人本来的讲法。《祭》,亦属杂忌类。《式图》有图(释文有复原图,没有照片),帛书是按“坐阳”、“坐阴”、“皙”、“勺”四位排列宜忌,“坐阳”、“坐阴”是丛辰家的术语。它的内容似与上面的《祭》有关。关于这两部分的关系,我在会议发言中做了一点复原,并在黑板上画了复原图。我理解,《祭》的“复”、“折”、“掩”是从东方开始排,角、亢为“复”(原文残缺),氐、房、心为“折”(“心”上缺“氐、房”,“心”下脱“折”),尾、箕为“掩”;然后是南方,东井、舆鬼为“复”,柳、星、张为“折”,翼、轸为“掩”;然后是西方,奎、娄为“复”(裘锡圭先生和汪涛先生指出,“翼、轸掩”后脱“奎、娄复”),胃、昴、毕为“折”,觜觹、参为“掩”;最后是北方,斗、牵牛为“复”,须女、虚、危为“折”,营室、东壁为“掩”。可见这两部分是连在一起。《刑日》也有图(释文也附了复原图),是以“※”、“中”排列宜忌。这是原文结构的大概。

(3)关于此篇的定名,学者有不同看法。这个问题比较麻烦。因为我们都知道,按照古代数术的传统,式法(用式盘运转决定吉凶的一种占卜)和选择(根据历日吉凶选择举事宜忌的数术)是内容相关的两类,《汉书·艺文志》把它统称为“五行”(后来史志也以此名泛指天文历算以外的数术)。早期式法是模仿天文,选择是模仿历法,选择和式法有关,正像历法和天文有关,两者有同构性。选择和式法的区别只是在于,式法是讲式的操作运行或与操作运行直接有关,而选择是按历行事,与式法有关的技术都是通过历来实现,它是相对独立于式的操作运行。式法在古代有很多门类,并不一定能用“景祐三式”(太乙、遁甲、六壬)来限定其范围和种类;后者也有许多不同的门派和类别,比如汉武帝聚占家决娶妇择日,当时请来的专家就有五行、堪舆、建除、丛辰、历、天人、太一七家(《史记·日者列传》),[6]历代讲这类数术的书也有“阴阳”、“五行”、“时令”、“月令”、“历书”、“历注”、“历忌”等不同名称。现在考虑定名,我的印象是,它恐怕更接近的还是选择而不是式法。现在称为《式法》,并不一定很准确,至少并不一定就比原来叫《阴阳五行》更好(后者只是一个笼统的名称)。

(4)如果非给此篇起一个比较准确而不是笼统的名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