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秦汉“名田宅制”说——
战国君主论探析
始皇帝之死与三头政治—
简说《战国楚文字数字化
战国时代的刘邦——《新
秦帝国时代的刘邦——《
论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对立
铁农具和牛耕导致春秋战
春秋战国城市发展蠡测
从银雀山竹书《田法》看
最新热门    
 
战国楚祭祷简“蒿之”、“百之”补议

时间:2009-7-24 13:49:41  来源:不详
(置)东乡(向)窗道外,196
攺椎之。197
《荆楚岁时记》:今正腊旦、门前作烟火、桃神、绞索、松柏、杀鸡着门户,逐疫礼欤?
据我们查到的有限资料,“燃柏枝以祭”的文字记载较晚,见于《宋史》,如:
《宋史·礼六·风伯雨师》:《周礼》:“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所谓周人尚臭,升烟以报阳也。今天神之祀皆燔牲首,风师、雨师请用柏柴升烟,以为歆神之始。
用“柏枝”于祭祀、祛邪、除秽也多见于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生活当中。如:
《日下旧闻考·风俗》:“除夕五更焚香褚,送玉皇上界,迎新灶君下界……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曰松盆沙匾岁也。” “元旦,贵戚家悬神茶,郁垒。民间插芝梗,柏叶于户。”[20]如今在华北的许多农村仍旧保留着祭岁以松柏枝燎院的习俗。于时,家中的长者一边燃烧松柏枝,一边说一些祝福的话语,也是希望松柏燃烧的香气能使神高兴,从而满足他们新的一年中的美好心愿。[21]
藏族人家中生育婴儿,远道而来的亲友前来贺喜时,家人要点燃柏树枝,来者必须从火上跨过,目的是让幼儿健康成长,不受邪气危害。藏俗中还有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祈祷形式,藏族人称作“煨桑’。“桑”是藏语“祭礼烟火”的意思,它是用松柏枝、艾篙、石南等香草的叶子焚起霭霭烟雾,这种煨桑是告于天地诸神的仪式,以烟雾把天和地连在一起。据说,在爆桑过程中燃烧松柏枝所产生的香气,不仅对凡人有清香、舒适感,同样对山神的殿堂也起着芳香作用,山神闻到也会因此高兴、快乐。[22]
布依族的丧葬习俗中有这样一个仪式:送葬人员由坟地返回家时,孝家要在门外烧起一小堆柏树枝桠。送葬人员必须从上面跨过,方可进家,意为怕野鬼乘机混在送葬队伍里进家。据说野鬼怕柏树气味,柏树成了驱邪圣物。布依族人在驱鬼的“扫家”习俗中,柏树是驱鬼的主要“法物”。道士念咒语,手拿竹片,东敲西敲然后抓起一把炒焦的柏树叶粉末,撒在火把上,一边撒一边发出“咄、咄”的声音,与柏树叶粉末窜起的“忽忽”声相配合,这主要是借柏树粉末燃烧,发出声音在唬鬼,借其气味来逐鬼,达到除妖驱邪辟灾之目的。[23]
此外,从同属楚系的曾侯乙简遣策记载可知,“柏”在当时还用来作陪葬的木佣,如:
柏 (奚)二夫。(212)
整理者注:柏奚,用柏木作的俑。《三国志·吴志·孙和何姬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吴孙皓左夫人死,孙皓“使工匠刻柏木作木人,内(纳)冢中以为兵卫。”[24]

可见“柏”自古及今都与“鬼神”、“祭祀”打交道,而且既可以焚之以歆神,又可以除秽辟魍魉。而新蔡楚简中的“百之”正用在为祛病而作的祷词当中,所以我们认为“百之”当读为“柏之”,指“焚柏以祭”。如此以来“乐之”、“百之”、“贡之”都有了着落,三者分别是从听觉、嗅觉、味觉三方面来歆乐神灵,以达到其祛病的目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同为祛病的祭祷简,包山简和望山简用“蒿”,而新蔡简中“柏”,我们怀疑这可能同祭祷对象、目的以及地域的不同有关。此外,“蒿之”、“百之”在祭祀过程中具体如何操作,以及同“馈之”、“贡之”、“乐之”等相关祭仪的组合关系等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①]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
[②] 湖北省文物考研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简》,中华书局1995年。
[③] 刘彬徽、彭浩、胡雅丽、刘祖信《包山二号楚墓简牍释文与考释》,见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页55注409,文物出版社1991年。
[④] 李先生将殷墟卜辞中的“亳”字改释为“蒿”读作“郊”,并谓周原甲骨和德方鼎铭文中的“蒿”字也应作如是读。参见李学勤《释郊》,载《文史》第36辑,页7-10,中华书局1992年。
[⑤] 李零《包山楚简研究(占卜类)》,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辑,中华书局1993年。又 李零《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载《学人》第五辑,页145注49,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
[⑥] 李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