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最新热门    
 
中国历史上的早熟稻

时间:2009-7-24 13:49:57  来源:不详
下游的经济实力,帝国选择河南东部的开封为国都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在此以前的首都,不是在陕西中部的长安就是在河南西部的洛阳。这样宋朝政府就能保证比较容易地得到南方稻米的充足供应,并可减少通过险恶的西部运河转运大批漕粮所需的劳役(30)。由于缺乏10世纪的大量可靠资料,从8世纪中叶以后长江地区人口的增长情况不得而知。11世纪的人口数据也毫无疑问大大低于实际人口。但即使根据宋代不完整的资料也可以认为自从960年北宋建立以来总人口和特别是长江地区的人口都在稳步上升,在754年至工2世纪初之间,南方各省的户数增加了近两倍(31)。到11、12世纪,长江地区大部分难以耕作的平地都已得到更充分的开发,这一点是几乎可以肯定的。
 
宋代初年,正当人口继续增长的时候,封建皇帝反复告诫国民改进粮食作物并试种新的作物品种,这不是偶然的。虽然所有的宋代资料都一致说占城稻是1012年从福建传到江淮地区的,但无一提到从印度支那中部传到福建的具体时间。见闻广博的教和尚释文莹在《湘山野录》(作于1068年前至1077年间的一系列笔记)中有以下记载:(32)
 
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早;西土绿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稻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西子中印土得绿豆种二石,不知今之绿豆是否。始植于后苑,秋成日宣近臣尝之。
 
10ll至1012年间,江淮地区由于干旱,部分农作物失收,真宗皇帝遂下令从福建调来3万斛占城稻种分发给各路灾区农民,并附有官府编印颁行的正确的播种方法。从1012年起,占城稻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很明显,从占城稻首先传入福建到1012年广泛传播,其中必定经过了一段时间。
 
我们无法确认最初的占城稻究竟是早稻还是水稻。B.E.里德对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研究,认为是“安南早稻”(38)。在《本草纲目》中将籼和占城稻视为同一种稻。另一方面,加藤教授在详细阅读宋代官方记载的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占城稻是另外一种生长于水田的稻子(34)。问题比相信其中任何一种观点还更复杂得多.要想得到明确的答案看来似乎不可能。11世纪初官方颁行的占城稻的种植方法是,首先将种子放入竹篮内,在水中浸泡3日,再将种子从水中捞起置于隐蔽处直至发芽.然后把谷种撒播在水深约2英吋的秧田里,田中的水在3日内将干涸。5天之后,当幼苗长至2英吋左右时,秧田还需要再放水浸润一天。最后幼苗就准备拿去插秧了(35)。这种方法看来从11世纪初就被长江下游地区的农民广泛采用(36)。根据这一点以及以后其它许多资料,可以认为占城稻,至少在一般条件下是作为水稻栽种的。
 
另一方面,在特殊情况下,占城稻也作为早稻种植。王祯于1313年发表的一部重要农书,是在早稻或陆稻条下讨论占城稻的,相对于普通的水稻,或者说种植在水田中的水稻。他说:(37)
 
今闽申有得占城稻种,高仰处皆宜种之,谓之旱占。其柬粒欠而且甘,为旱稻种甚佳。
 
从上述品质判断,它与罗愿记述的12世纪普通的占城稻大大不同,这种早占也许是后来的变种。虽然没有关于栽培方法的详细描述,但这一变种是作为早稻而种植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因为一些现存的最早的福建地方志,一般都将适于水田栽培的普通占稻和旱占加以认真的区别(38)。同样地,1540年编印的《太平县志》(即今温岭县,浙江中部沿海的一个县),将所有的早熟占城稻品种再分成旱地占稻和水田占稻(38)。明末浙江一位学者详细地记述了河南中西部陆地种植占城稻的情况:(40)
 
往时,宋真宗因两浙早荒,命于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斜散之。……即今之旱稻也。初止散于两浙,今北方高仰处类有之者。因宋时有江翱者,建安(今福建建瓯县)人,为汝州鲁山今。邑多苦旱,乃自建安取旱稻种。耐旱而繁实,且可久蓄。高原种之,岁岁足食。种法大率如种麦。治地毕,豫浸一宿,然后打撢下子。用稻草灰和水浇之,每锄草一次,浇粪水一次,至于三即秀矣。
 
    既然有些植物的适应性很强,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形复杂不一的国家,  占城稻通常种植于低地,在某些特殊地区又可种于高地,这种现象是必然的。尽管在稻作区内的一些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