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最新热门    
 
中国历史上的早熟稻

时间:2009-7-24 13:49:57  来源:不详
宗教事务(7)。由于夏历更利于安排农事活动,所以它被中国农民普遍采用,并为以后历代统治者所遵行。因此,《七月》中所指的工。月是农历10月,也就是冬季的第一个月。在折衷主义杂家著作《吕氏春秋》的前12卷是关于季节和月令气候的变化,这是为国的相国吕不韦(?一前235年)而编著的。这些后来都为汉代的儒家所完全采纳,并被编入重要的儒家经典《礼记》之中。书中说道:“是月(九月)也,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8)。”因此,《七月》与这两部文献所指的稻谷成熟收获时间有1月之差。然而,按一些博学的汉代古文经学者的观点则以为其差别要明显得多。例如,蔡邕(公元132—192年)对这个问题便有独特的见解,他解释说:“十月获稻,人君尝其先熟。故在季秋九月熟者,谓之半夏稻。”(9)很显然,古代的水稻一般在10月成熟,而所谓早熟品种只不过早熟一个月而已,不论是10月或是9月成熟,古代中国的水稻大部分都是迟熟品种。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加藤教授与传统学者的看法一样,认为民歌《七月》是对豳,亦即古代陕西中部地区人们农业生活的描述。其中所指的水稻成熟时间并不能代表其它古代中国北方。他的观点是陕西位于内地深处,可能生长季节比东部地区要迟。根据我们的地理知识,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而且现代一位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曾明确断定,《七月》所描绘的不是古代陕西的农民生活,而是公元前5或4世纪某些时候在今山东西南地区的庄园生活(10)。
 
加藤教授认为古代中国的水稻大部分是早熟品种的根据是一部重要农书《齐民要术》。它是公元6世纪前期编纂的,书中引用了一部玥已失传的比它早的著作《广志》。其中列举了中国南方,特别是四川的几种在农历7月或6月成熟的早熟品种(11)。  我们看到,在安徽南部丘陵地区种植的桃花红稻至少自6世纪起就很出名,并经12世纪著名的自然史学家罗愿鉴定为这的确是一种早熟品种(12)。这一点可以充实加藤的证据。公元993年在今天津西南地区实行军屯时,从长江下游引进了一种早熟稻以战胜该地区出现的早寒。它在8月份成熟,比原产地一般的成熟期大约早1个月时间,从而确保了军屯计划的实现(13)。所有这些都楚地说明在11世纪初占城稻传入之前就有了中国本土的早熟品种。
    
然而根据11世纪初期以前关于早熟品种的这些记载并不意味着早熟品种对中国古代和中古时期的稻作生产起了主导的作用。相反,为数不多的关于早熟品种和一些特殊品种的记载,与历史文献中不提中迟熟品种这一事实相对照,说明它们只是一些例外,并非普遍。因为,首先,一般的农书不象以后的地方志,它们没有详细列出地方的或区域性的产品,除非它们的种类非常特殊,值得引起注意。第二,水稻的品种数量‘可能超过所有其它已被发现的谷类的品种总数”(14),这是普通的科学知识。仅凭数则特殊品种的孤例便作出一般性结论的做法必定会走向歧途。第三,推翻加藤结论的有力证据还是来自《齐民要术》本身。关于水稻作物生长季节期限,《齐民要术》没有提到特殊情况,它引用早些时候的著作讲了一般规律:“稻……八十日秀,秀后七十日成”。(16)虽然我们充分相信,古代中国的水稻.正如今天大部分地区还是这样,于农历s月中旬和4月上中旬之间播种(10)。我们无法弄清《齐民要术》讲的150天究竟是从播种还是把秧苗移植到水田开始算起,我们只知道近古及近代通常是以插秧开始汁算水稻生长所需天数的(17)。假如后者保持了前者的传统方法,那么古代大部分水稻品种也许是在9月成熟。若在150天之外不再加上插秧前一般4或5周的时间,成熟期就会在8月。按近古时期的标准,这个时间一般都认为是迟了。但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田园诗人浔用柴桑(今江西九江)的陶潜(公元3657—427年),认为在9月中旬收割的稻子是早熟品种。(18)一位9世纪后期的作家证实了甚至象云南那样的西南部地区,水稻通常一年只收一季,一般在8月收割。在近代,那里的早熟稻比迟熟稻重要得多(19)。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