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南方
“内外”之际与“秩序”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述论希腊古典时期的战争
论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城
宋代社会结构
宋代史学的两个发展趋势
宋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研究
新中国巩固城市政权的最
最新热门    
 
宋代城市研究的现状与课题——从宋代政治空间研究的角度考察

时间:2009-7-24 13:50:01  来源:不详
东门小殿或延和殿)。夜召翰林学士、经筵官之地。
其  他:统辖宦官的内侍省、入内内侍省;照顾皇帝日常生活的殿中省所属之尚药、尚食、尚辇、尚温、尚舍、尚衣;与皇室财政有关的景福内库;皇帝直属武器库之军器库;与皇帝之书画、艺术、兴趣有关的翰林书艺局;与皇帝医疗、用药有关的翰林医官院等衙门;与皇太子有关的建筑物;后妃生活之处。官僚的政治空间:宰相会议:政事堂(元丰官制改革以后是三省都堂)尚书六曹议:尚书省临时谘问会议:尚书省、都堂。
    《事林广记》中的图能多大程度正确地反映各种建筑的位置关系且另当别论。只是与唐长安城及清代紫禁城相比,北宋开封的宫城布局略显繁杂。唐长安城以三朝为中心轴而建,三朝分别为:以两仪殿为中心的内朝;以太极殿为中心的中朝;以承天门为中心的外朝。清代紫禁城内廷设三殿,从北向南依次为坤宁宫、交泰殿、乾清宫;外朝设三殿,从北向南依次为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午门、天安门以南北直线排列。
    北宋开封中有大庆殿和文德殿,垂拱殿和紫宸殿东西一线排列,南北方向有两条中心轴线。一是大庆殿→紫宸殿→崇政殿;二是文德殿→垂拱殿→延和殿。布局稍显杂乱。
    及至南宋临安,这种布局日益明显。杭州是以州城改建的“行宫”,绍兴十二年(1142)和议后建崇政殿、垂拱殿。后设福宁殿。淳熙八年(1181)建延和殿,宫殿内设施不断完备,但都非计划性建筑。其后,因宫内面积狭窄等理由,宫殿开始兼用。例如紫宸殿(“遇朔受朝”)、文德殿(“降赦”)、集英殿(“临轩策试”)、大庆殿(“行册礼”)、讲武殿(“阅武”),其实只不过是使用时更换了垂拱殿和崇政殿的名称而已①。这种宫殿布局与开封城一样,现未做复原工作。近年,中国先后出版了不少耐人寻味的复原图纸②,准确与否,有待今后研究而定。但从复原图看,垂拱殿和文德殿东西排列,政治管理以两殿为中心开展。
    南宋宫城的构造有奇特之处。设于宫外的德寿宫是隐退的太上皇高宗、孝宗的住宅。南宋前期被称为“北内”。这儿与宫城(“大内”或“南内”)并称,是另一个政治中心.此外,据《咸淳临安志》卷十《行在所录》记载:“昭慈圣献孟太后宅”等皇太后、皇后宅设在宫外,以“后市”为中心而建。
    据以上宫殿分布,可以推测皇帝如何使用这个空间。在此应注意“内朝”、“外朝”、“经筵”这三个空间。例如,吕中在《皇朝中兴大事记》卷一《正言兼读书》中记载:南宋的专权宰相桧为了掌权,对“内朝”、“外朝”、“经筵”这三个与皇帝日常活动相关的空间进行了细心的安排。下面以此三空间为中心,再现当时皇帝日常的一天。
我们先从李攸的《宋朝事实》卷三《圣学》中记载的北宋第三代真宗时期的事例为线
索进行分析。
————————
    ①  《宋史》舆服志,只是根据不同文献资料有不同记载。《梦粱录》8卷记载,大庆殿、文德殿、紫宫殿、集英殿、明堂其实为一处,只是不断更换不同名称的匾额而已。
    ②  傅伯星、胡安森:《南宋皇城探秘》(杭州出版社,2002)。
 
    真宗即位,每旦御前殿。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审刑院及请对官以次奏事。辰后,入宫尚食。少时,出坐后殿阅武事,至日中罢。夜则传侍读、侍讲学士询问政事,或至夜分还宫,其后以为常。
    据这则史料记载:清晨真宗坐在前殿(垂拱殿),接受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审刑院、请对官等的上奏。辰后(上午9:00左右)进餐,再登后殿(崇政殿或延和殿)观武艺至中午,夜晚唤侍读、侍讲学士询问政事。这份史料过于简略,因而难以掌握皇帝处理政务的全过程。笔者曾据此史料对皇帝的一天的活动日程作了模拟,结果如下:
    ①皇帝在天亮前两小时左右于福宁殿起床,整理装束。
    ②薄明时(早上6:00左右,因季节不同有所变化)开启宫门,皇帝先在前殿(垂拱殿)视朝,在此宰相、执政及主要官厅长官、次官就重大政治问题上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