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大分流”还是“大合流
钱大昕“实事求是”史学
钱大昕“实事求是”史学
弹性传统建筑与刚性混凝
是不同认识还是 走入误
欧陆风冲击中国传统建筑
是 无形遗产 还是“非物
彩图说明──图1  站在
重读冲击与反应模式
历史中考复习的 冲刺 对
最新热门    
 
是“冲击一回应”还是“中国中心”

时间:2009-7-24 13:50:24  来源:不详
的存在和东来,及其对中国构成的威胁,正好是如何“回应”这个“冲击”的问题——它确实构成了百余年中国上层人土和知识精英思考的“中心”。正是我们自己,近代以来始终把这“回应”当作一个首要任务的。看看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上世纪初的中西文化讨论中的言论,再上溯晚清士大夫中“睁眼看世界”的那些人的忧虑和言说,乃至李鸿章等人对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感触和震骇,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关注表象背后的“实质”——“内在结构和趋向”,当然应该是学术研究的任务,但这种关注似乎不应该导致对前贤们在历史进程中所进行的理性思考的全盘忽略和否定。而上述所有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这些人物,在自己的主观意识层面上所最为关注和最费苦心思考的恰恰就是如何应对这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这比费正清的“冲击——回应”模式的提出应该是早得多了。当然,在具体的个案研究中我们也发现,确实有很多思想、行动,其实不属于“对西方作出的反应”,而只是对自己固有问题的反应;但问题在于恰恰是中国人自己,把这一切都看作“回应”——它有种种原因:出于文化隔阂的误会,出于派系政争的蓄谋,出于心理的需要、宣传的需要、社会动员的需要、或者意义追求的需要,等等。这种状况的长期延续,使“回应”成了中国人的一种解不开的情结、避不开的语境——直到现在,我们在自己的种种举措中,不是时时、处处都还体现着一种“回应”心态?


  由于过于执着于自己的新模式,柯文在论述过程中的某些提法,似乎也就有点匪夷所思了。比如,他认为,“作为整体的西方”,“从来没有对任何社会产生过任何冲击。”他为此举例证明,十九世纪远离西方到中国的传教士,“本来就很有可能不是典型的西方人,而且在中国居住一段时间后,肯定会变得更加不典型”。尤其是这些人来华后学中文,采纳中国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新的环境接触交往中开始经历一个文化混杂的过程,柯文认为他们更不是单纯的西方人了,而变成了“在中国的西方人”(Westemer in China)。而且当西方的制度经由中国的改革家予以倡导时,与西方冲击的发源地又远隔了一步,柯文说,“在当时情况发生时,西方冲击和中国的各种人物与政治斗争绞成一团,构成一个难解难分的网络。”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环境,柯文称,“冲击一回应的传统分析框架是否能起作用就大成问题了。”
  西方人和西方模式在中国环境中发生的变化能说明他们不代表“作为整体的西方”对东方构成了“冲击”吗?我以为未必。无论“西方”本身怎样自相矛盾、扑朔迷离、错综复杂(这些对于其本身的研究者来说,当然都是应该思考的问题),但是对于当时尚处于自我封闭和对外隔绝状态的东方世界来说,它就是一个“作为整体”的存在和象征。且不说百余年前对其知之不多的国人只能把它视为浑然一体(一如其时西方人之视东方),即使对西方的了解到了知其所以然的更为深入细致的阶段,对于东方文化、东方价值系统、东方社会来说,“西方”也仍然还是一个与自己非常不同、相当对峙着的异质存在。当然不能始终只是泛泛地、笼统地、大而化之把它与东方文化、东方社会对举并列地谈“西方冲击”,而必须具体区分其各部分在此“冲击”中的不同影响和作用(真正的学术研究的空间也正由此展开)——但是,由此否认“西方”对“东方”构成了整体性的冲击,从而想在“东方”自身内部去寻找、发掘出一种可以取代“西方冲击”的内部动因,却显然不符合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从民众到文化精英)的心路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如何“回应”西方(包括如何继承、延续、振兴自己的传统文化,其实也都是为了作出一种有力的“回应”),始终是中国人或明或暗、或隐或显的面对的一个设问和挑战。
  柯文在他的书中表示惊讶,“真是怪事中的怪事:局外人向一种局内的观点靠拢,而局中人却坚持外来因素的极端重要性”。他怀疑这是不是因为“中国人对西方入侵的一段经历记忆犹新,积怨未消,就很难接受一种冲淡帝国主义在他们过去一百五十年历史中的作用的估量”。这或许未必。对于中国的“局中人”来说,尽管可能有些人还不能完全排除“积怨”之类的褊狭心理,但近二三十年,中国史家的自省或许并不比美国史家少,对于理性的研究者来说,对“冲击一回应”之类模式的潜在认同不单是一种习惯,也还包含着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感悟和对现实的思考;无论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