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欧洲历史格局变迁和欧盟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
对欧洲扩张历史的再思考
最新热门    
 
历史意识的迷津:后现代历史观批判

时间:2009-7-24 13:50:31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后现代历史观以直观的形式呈现了这一时代历史意识的危机。后现代哲学试图通过颠覆牛顿时间观从而破解主体主义历史观,但牛顿的时间观并没有直接支撑起历史主体性。后现代哲学颠覆历史意识的策略一方面是使时间非价值化,另一方面又赋予"现在"以时间永恒性乃至超越时间的延宕性,使之替换或取消"历史"及"未来",但"现在"的自我迷恋恰恰遮蔽了正待历史性生成的人的历史。后现代关于历史的终结的思想并没有走出欧洲中心主义困境。

 

【关键词】后现代历史观/历史意识/时间/现在/现代性/后现代性

 

【正文】

 

  一、历史意识的危机

 

  原认为世纪转换会激活人们的历史感的,但刚刚完成的千年交替却表"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充当了某种烘托节日场面并以此刺激市场消费的堂皇的契机与藉口,对历史的话语性包装悄悄且巧妙地替代了对千禧年本身的历史性思考,包括对千禧年幻相的识别。笔者曾在一些文章中分析过所谓千禧年主义(Millenarianism)本身就蕴含着一种世纪末享乐主义并导致历史感的稀薄。(注:参看拙作:《新时代的历史哲学何为》,《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当下时代的精神症候》,《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不过,这里我愿调整一下观点:历史感的稀薄倒更应看成是这一时代历史意识的危机之表征,所谓千年之交到底只是当代史上的一个普通时段。至于历史意识的危机则应当从呈现并且又强化了这一危机的后现代历史观以及与之相关的哲学理性的当代境况的批判性考察中诊察。

 

  历史意识可以界定为人们关于历史的起源、目的以及与此相关的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方向性的确定无疑的认识与信念,历史意识深信历史不过是人的意志的实现过程,其核心即主体性的确立。作为启蒙运动的一项重大的思想成果,历史意识的历史性生成是通过近代化过程完成的。整个近代化的目标就是使人摆脱对自然与上帝的迷信与恐惧从而成为世界文化及历史的主体。"人被看作是具有无限大的可能性的存在。他自己可以实现这些可能性中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