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十一世纪初的天书封禅运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20世纪20年代胡适对于国
21世纪中国史学遐思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
最新热门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2)

时间:2009-7-24 13:50:42  来源:不详
 五、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及其经验教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学掀开了新的一页。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旧中国长期处于被排斥地位的情况有了根本改变。1950年,七十高龄的陈垣先生在给朋友的信中热切表示:“一切从头学起。年老就衰,时感不足,为可恨事。”〔20〕陈垣的话,表达了许多史学家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真诚愿望。50年代初期,史学界掀起了一个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通过学习,大多数史学工作者对以下一些基本历史观点取得了共识。

  第一,历史不再被看作是一些偶然事件的堆积,而是有规律可寻的自然历史过程。历史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第二,历史变动的原因不应单纯用人们的思想动机来解释,而应着重考察这种变动背后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一切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变动的基础。

  第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杰出人物可以在历史上起重要作用,甚至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改变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发展的方向。但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命运的力量是人民群众。

  第四,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封建国家和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是导致农民起义史不绝书的根本原因。农民的阶级斗争和农民战争是推动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五,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历史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既有民族矛盾和民族战争的一面,又有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和民族同化的一面。必须把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冲突和民族压迫,与近代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严格区别开来。

  第六,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正是在上述这些基本观点获得共识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快确立了它的主导地位。随着史学主流的转变,史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课题也有了新的变化。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期,首先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兴趣。包括徐中舒、嵇文甫、兰、于省吾、杨向奎、张政烺、童书业、杨宽、何兹全、王仲荦、王玉哲、王毓铨、束世澂、金景芳、日知等著名学者,都积极投入了古代史分期的讨论。1954年《历史研究》创刊号发表胡绳《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和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以及后来该刊发表的范文澜《试论中国自汉时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和尚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及其增长》,都引起了不同意见的争论。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在一些刊物上开展的关于农民战争的性质和作用的讨论,尤为广泛和热烈。上述这些问题的讨论表,在历史研究中,即使大家都力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南,但对理论的理解和对历史的认识仍然会有不少分歧。这种意见分歧是正常的,通过不同意见的争论可以提高大家的认识水平,促进史学的健康发展。事实上,正是上述这些问题的讨论,培养了一批后来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史学家。有关讨论的论文:出版了好多部专集,比较重要的专著则有:郭沫若《奴隶制时代》,李亚农《中国的奴隶制与封建制》,王仲荦《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贺昌群《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尚钺《中国资本主义关系发生及演变的初步研究》,赵俪生、高昭一《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文集》,孙祚民《中国农民战争问题探索》等。

  应该指出的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