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分工与合作:两宋乡役职
形式的背后:两宋劝农制
两宋东南沿海地区海洋发
两宋时期衢州文科进士初
两宋时期衢州文科进士初
两宋时期衢州文科进士初
两宋时期衢州文科进士初
两宋史家的忧患意识
论两宋馆阁之校勘史书
“宋无罚金之刑”质疑
最新热门    
 
两宋无内朝论

时间:2009-7-24 13:51:20  来源:不详
>    其实,吕祖谦本人已经讲到,朝廷对于皇亲国戚尽管“未尝任之以事”,但却将他们“列之高爵,置之重位。”[44]朝廷虽然要求皇亲国戚守法,但法律对他们“事事优异,悉不与外官、匹庶同法.”[45]治平年间,枢密副使吴奎在谈到宗室问题时指出:“朝廷必为无穷计,当有所裁损。”[46]很清楚,赵宋王朝对皇亲国的权势加以限制即“裁损”,目的在于“为无穷计”,即突赵家天子的独裁地位、保证赵家天下的万世一系,充其量不过是把更高度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筑在更广泛的社会基础之上。南宋学者陈傅良说:“圣人以无私而成其私。”[47]这话可谓一语破的。确实,利用内朝限制外朝同分封亲属拱卫王室一样,相当充分地体现着家天下统治。然而“家以传子,官以传贤”,[48]家天下统治的基本特征毕竟在于皇位世袭。不能由于分封早已名不副实,也不能因为宋代并未形成内朝,便怀疑当时是否仍然是家天下。
朱熹指出:“权重处便有弊。宗室权重则宗室作乱,汉初及晋是也。外戚权重则外戚作乱,两汉是也。”[49]皇亲国戚作为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最腐朽部分,是封建时代社会动乱的重要根源之一。这批平庸辈兼权势狂一旦“权重”,势必“作乱”。朱熹此说实属总结历史经验这谈。与汉、晋两代不同,宋代皇亲国戚的权势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以致他们之间的权力之争不曾激化到兵戎相见的程度,皇位转移总的来说比较平稳。从这个意义上说,宋代无内朝意味沣大体无内乱。[50]内部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作为一个重要因素,促成了宋代社会经济的腾飞和文化的高涨。这正是宋代大体无内朝的积极意义之所在。
    宋代大体无内朝的消极意义在于它本身就意味着冗官。皇亲国戚一方面几乎“一概废而不用”,另方面以往往被“列之高爵,置之重位,”于是廷内平白无故地增添了一批享受着各种优厚待遇但不管事的冗官。事情还不止于此,最高统治者不用内朝牵制外朝,而用外朝制约外朝,于是外朝机构重床迭屋,官员人浮于事。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国用考二》里,将“养兵”、“宗俸”、“冗官”、“郊赉”视为宋代财政的四大拖累。四项当中,“宗俸”一项直接用于宗室特别是皇帝的近亲,而“冗官”一项是与对皇亲国戚推行养而不用的方针不无一定关系。然而宋代从总体上看毕竟没有凌驾于外朝之上的内朝,宰相作为外朝的首领,其权力势必有所加强。这点向来被宋代相权加强论者所忽略,实补充的必要。
总之,宋代大体无内朝绝不意味着什么大公之道,而意味着大体无内乱,意味着冗官,意味着相权有所加强。其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兼而有之,权衡两者轻重,以积极意义为主。

注释:
[1]据王应麟;《小学绀珠》卷《制度类·四朝》。
[2]《汉书》卷77《杨敞传》。
[3]钱穆:《国史大纲》第115页,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4]《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
[5]陈傅良:《止斋集》卷26《中书舍人供职后初对札子第二》。
[6][26][35]《宋史》卷242《后妃传上·仁宗李宸妃传》、卷418《陈宜中传论》、卷 356《吴执中传》。
[7]孙逢吉:《职官分纪》卷15《翰林学士》。
[8]参看拙稿《宋代对宗室的防范》,载《北京师院学报》1988年第1期;载《思与言》第28卷第1期,1990年3月。
[9]王应麟:《玉海》卷130《官制·戚里》。
[10][41]赵汝愚编《诸臣奏议》卷35《帝系门·外戚下》、卷32《帝系门·宗室》。
[11]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1建炎三年三月丙戌。
[12]吕邦耀:《续宋宰辅编年录》卷3嘉定十七年“史弥远独相”。
[13]周密:《癸辛杂识》后集《贾相制外戚抑北司戢学校》。
[14][17]林  :《古今流至论》续集卷8《宦官下》。
[15][20][23][25][27][28][30][40][4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6至和元年正月癸已、卷7乾德四年五月乙亥、卷26雍熙二年十二月、卷213熙宁三年七壬辰、卷364元  元年正月庚戊、卷4乾德元年二月丙戌、卷、22太平兴国六年九月辛亥、卷221熙宁四年三月戊子、卷201治平元年五月辛亥。
[16]《古今源流至论》后集卷5《内朝》。
[18][32]《群书会元截江网》卷17《时政》。
[19][34][36][37][43]黄淮等编《历代名臣奏议》卷293《近习》、卷70《法祖》、卷213《法令》、卷64《治道》、卷76《宗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