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反纳粹运动中的歌德勒团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清代史馆的人员设置与管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清代刑案中记录的蒙汗药
清代前期的官商
最新热门    
 
清代的垦殖政策与棚民活动

时间:2009-7-24 13:51:49  来源:不详
闽、粤异民遍乡开垦,万山童秃。
  楚人来宁垦山者,岁以千计。
  乾隆十八年土著烟户计共四万一千余户,棚户计共一万三千余户。
棚户占总户数24%。此外尚有许多流民虽参加垦山但未在当地立户设籍,足见人数之多。 
  江西地区因为气温较暖,山区种植的作物种类比较复杂。各地有下列记载:
江西万羊山跨连湖广、福建、广东之地,旧称盗薮,而各省商民常流聚其间,皆以种蓝为业(《明穆宗实录》卷二十六)。 
  山林深阻,人迹罕至,惟汀之菁民,刀耕火耨,艺蓝为生,遍至各邑,结寮而居(熊人霖《南荣集》卷十二)。各属山僻州县,深涯穷谷之中,多有棚民,率以种靛、采耳、伐木、烧炭为生计(乾隆十八年鄂容安奏折,载《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然而玉米仍然是山区最大宗之农作物:
  近日更有所谓苞粟者,又名珍珠果,蒸食可充饥,亦可为饼食,土人于山上多种之(《同治广信府志》)。
  玉芦种自蜀来,近有楚人沿山种获,其实如豆,春熟治饭,亦可酿酒(《乾隆武宁县志·土产篇》)。
  打鼓高陵种玉芦(盛乐《山棚鼓子词》)。最后一条是江西棚民歌谣的一句词,可见是他们日常活动。
  (5)江南地区:相对而言,安徽、浙江境内多山,棚民活动普遍,而太湖地区属于平原,围湖造田引起的问题比较严重。各地记载称:
  西至宁国,北至江宁,南由徽州绵延至江西福建,凡山径险恶之处,土人不能上下者,皆棚民占据。
  外省游民搭棚开垦,种植苞芦、靛青、蕃薯诸物。
  流民日聚,棚厂满山相望。
  流民赁垦山地,大多皆种玉米芋薯之类。
  近山各县,多有外来游民搭棚群聚山中,开种苞谷。
  乾隆年间,安庆人携苞芦入境,租山垦种,而土著愚民间亦效尤。
乾隆间,江闽游民入境,租山刨种〔16〕。不久徽州、六安、安庆等府玉米已是“遍山种之”、“延山漫谷”。在此同时,安徽来的流民又将玉米品种带至浙江,其处州府、严州府,以至湖、杭二府境内山地也垦种“十六七矣”。

三 灾难性的后果

 

  以上是清中叶各省流民开发山区、种植玉米、采伐林木等活动最集中的地区。事实上,在强大的人口压力下,此类活动尚远及其他各省。闽、广、云、贵,以及华北各省,无处无之。其对环境的破坏力视境内之山区面积大小而定,只要有山林,莫不受到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中叶一百余年,中国的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致命的破坏。其破坏的方式是经由下面几个步骤。第一,清初残留下来一些森林,除了边陲地区者,在短短的时期内消失殆尽。第二,到处留下一片片荒山秃岭,在没有植被保护之下,一遭雨水冲刷,便泥沙俱下。第三,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下流河川淤塞不畅,水灾的频率因而增加。第四,大量泥沙被雨水冲到平原上的良田里,使平原上的耕地缓慢沙化,生产力下降。

流民采伐林木的方式是原始的,不间株,只伐不植;开辟农田也是破坏性的。今天研究环境保护的学者都知道在坡度大于25度的山坡上,不但不能种植农作物,也不适于种植果树,因为农作物与草木都需要较大的株间距离,过密则收成不佳。但是这样低的密度是不能保护山坡地的土壤,及防止水土流失。只有天然植物可以在高密度的条件下生存,山坡地的土壤只能由天然植被来保护。不论是为了什么原因,破坏或铲除了高坡高山区的天然植物,都将导致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之恶化。清代的大规模开荒运动就这样为中国带来了数百年也难以复原的大灾害。当时人对棚民开荒伐木的办法有详细描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