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反纳粹运动中的歌德勒团
“内外”之际与“秩序”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宋代社会结构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最新热门    
 
宋代的双季稻

时间:2009-7-24 13:51:58  来源:不详
争议。“再熟之稻”可理解为同一田块中种早稻和晚稻的再熟,也可理解为不同田块分别种植的早稻和晚稻,也是一年再熟。前者属于双季稻,而后者仍是单季稻。即便是双季稻也存在再生稻和连作稻争议。宋人认为《吴都赋》中的“再熟之稻”为再生稻(详后)。而游修龄据唐李善(江都人,距吴都不远)注:“农者一岁再种”,将其视为连作稻[6],([6],222页)但仍然不能确定是同一块田中的再种,还是不同田中的再种。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宋代甚至宋代以前就已出现了早稻和晚稻的概念,但宋人所说的“早稻”并非是真正意见上的早稻[⑤],同时,早稻和晚稻之间也不构成复种关系[7]。但这并不排除宋代已经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早稻品种。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从福建引进了早熟且又耐旱的占城稻。据游修龄估计,占城作为早稻,其生育期从100天左右至110天左右,可以遍及浙闽及淮南一带,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早稻品种[⑥]。宋代还有一个很著名的早熟稻品种——黄穋稻。黄穋稻自种至收全生育期大致在60至105天之间,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耐水性[8]。属于早稻品种的还有麦争场、归生稻、节澳稻(早稻)、六十日、乌粘早白、宣州早、早占城、斧脑白、赤芒稻。这些品种有的成熟期在六月,如麦争场[⑦];或尽六月,如早归生;有的标谤六十日[⑧],更多的则直接以“早”来命名。这些品种的生育期都较短,可视为真正的早稻。真正意义上的早稻的存在为双季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存在再生、间作和连作三种形式的双季稻。

2 再生双季稻

再生稻是水稻收获(或败收)之后,其茎基部的休眠芽萌发抽穗结实。宋人诗中所谓“田收长稻孙”[9]的诗句就是对此种现象的描述。 再生稻最初是一种自然现象,后来被人为地加以利用,便成了一种种植制度。宋代的再生稻遍及两浙、江淮,甚至于荆湖等许多地区。

浙东:《宋史·太宗本纪》载:至道二年(996年)“处州(今浙江丽水)稻再熟”。杨亿(974—1020年)《贺再熟稻表》:“臣某言,据本州丽水等县状申,今年人户所种早稻自秋初刈后,为雨水调适,根再发青苗,结实成熟,共得两收,已具州司别状闻者,多稼并熟,所谓有年嘉谷再登,斯为上瑞。”[10]由此可见,宋初浙东处州的丽水等地已有再生双季稻。又南宋朱熹(1130—1200年)在《奏巡历台州(今浙江临海)奉行事状》中提到:“臣所经历去处,得雨之后,晚稻之未全损者,并皆长茂,可望收成,但民间所种不多,仅当早稻十之一、二。其早稻未全损者,亦皆抽茎结实,土人谓之‘二稻’,或谓之‘传稻’,或谓之‘孕稻’,其名不一。”[11]代有人认为,二稻、传稻、孕稻之类即后来广泛种植的间作稻“寄晚”。[⑨]但也有认为,如清光绪《太平续志》载:“‘寄晚’亦作‘继晚’,言继早稻而晚收也。‘传稻’俗名稻传谷,乃早稻割后,其根株再抽成谷者,非继晚也。”([12],176页)[12]我们也认为,从朱熹的文意来看,二稻、传稻、孕稻之类属于再生稻的可能性较大。嘉泰元年(1201年)的《会稽志》卷十七草部:“再熟曰魏撩,刈稻之后,余茬再熟”。据游修龄说,“魏”疑是“回”的同音通假,“回撩”即再收一次之意。([6],216页)上述材料表明浙东地区的再生双季稻自宋初以来,到南宋时期一直相沿不断。

浙西:“吴地海陵之仓,天下莫及,税稻再熟。”[13]范成大《吴郡志》:“再熟稻,一岁两熟。《吴都赋》:‘乡贡再熟之稻’。蒋堂《登吴江亭》诗云:‘向日草青牛引犊,经秋田熟稻生孙。注云:是年有再熟之稻’,细考之,当在皇祐间(1049--1053年)。”[14]([14],2465页)范成大做出上述推论的依据是蒋堂在皇祐年间曾经担任枢密直学士左谏议大夫。([14],2312页)从皇祐年间到《吴郡志》成书的宋绍熙三年(1192年),吴郡似一直有再生双季稻的存在,于是《吴郡志》接着载:“今田间丰岁已刈,而稻根复蒸,苗极易长,旋复成实,可掠取,谓之‘再撩稻’,恐古所谓‘再熟’者即此。”([14],2465页)范成大还有“吴稻即看收再熟”的诗句[⑩]。直到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玉峰(江苏昆山)志》中还有再生稻的记载。[⑪]这表明,皇祐到淳祐年间,浙西地区一直就有再生双季稻的存在。

福建泉州:《太平寰宇记》载:“春夏收讫,其株有苗生,至秋薄熟,即《吴都赋》所云:再熟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