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反纳粹运动中的歌德勒团
“内外”之际与“秩序”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宋代社会结构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最新热门    
 
宋代的双季稻

时间:2009-7-24 13:51:58  来源:不详
月收;五月、六月种者曰晚禾,至八月、九月收。而钦阳七峒中,七、八月始种早禾,九月、十月始种晚禾,十一月、十二月又种,名曰月禾。”[30]([41],338页)这里的所谓“月禾”,实际上就是双季或三季连作稻。如《太平寰宇记》载:广西雷州“地多沙卤,禾粟春种秋收,多被海雀所损。相承冬耕夏收,号芥禾,多谷粒,又云再熟稻,五月、十一月再熟。” ([15],卷102)

从宋代稻品种,还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既是早稻种,又是晚稻种。这种现象以江西泰和和江苏琴川最多。泰和的水稻品种中:白糯、稻禾、黄栀糯、青稿糯、竹枝糯、住马香禾等6个品种,既出现在早稻品种中,同时又出现在晚稻品种中,并且秔、糯都有;琴川的水稻品种也有同样的情况,当地的白稻、红莲、稻公拣、金成、鼠郎黄、野稻等6个品种也都同时既是早稻品种,也是晚稻品种。三山的稻种中,早晚稻中都有占成,而会稽的品种中则有早占城和寒占城之分。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可能和连作稻有关。因为有一种连作稻就是在早稻收获后,即以早稻的种子当晚稻种([6],220页)。

综上所述,宋代时期的连作双季稻不仅存在,而且广泛分布在岭南、福建、江西、浙江和江苏的广大地区,奠定了明清乃至兹后中国连作稻发展的地理基础。

4 对宋代双季稻的估计
尽管双季稻作为一种技术在宋代已经发展起来了,但其对于当时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却不能估计过高,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双季稻的普遍程度还极为有限。有些地区虽然这些技术都有了,但由于推广面积不大,在整个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有限。以江西的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为例,尽管早熟稻也已有了,双季稻栽培技术也已出现,但普遍实行的还是一年一熟制。此地“襟江带湖,湖田多,山田少,禾大小一收……豫章所种占米为多,有八十占、有百占、有百二十占,率数月以待获,而自余三时,则舍穑不务,皆旷土。”[31]湖南的情况虽然我们缺少直接的材料去证明当时各地的稻田耕作制度情况,但我们可以通过后来情况加以推测。如清乾隆《湘潭县志》载:“田为艺稻,一熟之外,土不复耕,虽劝种杂粮,无有应者。”([12],396页)直到20世纪40年代有些向来被认为发达的地区还停留在一年一熟阶段。如江苏金山县“大部农田,除秋收稻谷外,农人狃于习惯,不肯冬耕,故春令毫无收入。大抵秋谷登场而后,并不翻松泥土,即撒播紫云英种子,春间茁长,翻入土中,作为肥料。间有种植油菜及蚕豆,不过南部少数乡村而已。”([12],23页)由于双季稻的种植面积有限,其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自然不大[⑮]。
即使是在双季稻区,其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也不能估计过高。如岭南地区,虽然有了所谓的“月禾”,实现了一年二熟甚至三熟,但这种多熟制完全是自然的恩惠,而并不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从自然条件来说,这里“天地之气,冬夏一律。物不凋瘁,生意靡息。冬絺夏葛,稻岁再熟。”[32]从技术上来说,则毫无可取之处,“钦州田家卤莽,牛种仅能破块,播种之际就田点谷,更不移秧,其为费种莫甚焉。既种之后,不耘不灌,任之于天。”([41],338页)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有三熟,但也不过是广种薄收而已,对于产量增产的作用不大。
发展多熟制的目的在于提高土地生产率,但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双倍的投入并没有得到双倍的报酬,也就是说,在土地生产率有所提高的同时,劳动生产率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必然影响到多熟制的发展。究其原因,多熟制产量不高是主要的。

双季稻的发展必须以早稻的发展为前提,然而,早稻由于生育期短等因素,产量不高,种植面积不大,如在新安就有斧脑白、赤芒稻等早稻品种,“早而易成,皆号为六十日,然不丛茂,人不多种。”([12],283页)同样在早稻收获之后所再生或继种的晚稻,也由于地力、干旱、病虫害等因素,产量甚至比早稻还不如,从明清以来有关双季稻的产量来看,晚稻的产量只有早稻的一半[⑯]。据民国八年(1919年)《南昌县志》的记载,再生稻的产量,以“亩获十钟”的稻田为例,再生稻只可获二、三钟。([12],314页)宋代也是如此,其于再生稻则更有甚之。朱熹认为,二稻、传稻、孕稻之类虽然在青黄不接之时,“村民得此接济,所益非细,但其稻茎稀疏,秕多谷少。”[33]由于早稻产量不高,晚稻产量更低,所以双季稻的产量没有优势[⑰],甚至两熟不如一熟。这种情况在宋代双季稻较为集中的福建就已出现,“福之为州,土狭人稠,岁虽大熟,食且不足,田或两收,号再有秋,其实甚薄,不如一获。”[34]产量不高,始终是制约早稻发展的关键因素,清福建人林则徐在为《江南催耕课稻编》作序时,引当时人的话说:“地力不可尽,两熟之利,未必胜一熟。”([18],377页)

这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