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朱熹的禳弭救荒思想述论
朱熹:一位被遗忘的天文
李约瑟评朱熹的科学思想
朱熹的农业科技思想
朱熹对古代地学的研究
朱熹对浑仪的研究
朱熹的史论和史学评论
朱熹《仪礼经传通解》的
从朱熹的“格物致知”到
三论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是
最新热门    
 
朱熹的禳弭救荒思想述论

时间:2009-7-24 13:52:12  来源:不详
有一个支配自然万物的最高主宰者"天帝",认为一切灾害和饥荒,都是天帝有意降罚于人间,卜辞中记载的"庚戌卜贞,帝其降堇";《尚书·微子篇》中的"天毒降灾荒"就反映了那种以为水、旱、饥馑,都是天帝降罚的思想观念,从而要想免除灾害,就只有祷禳于天帝。(4)4春秋战国以降,随着万物有灵观念的发展和"天人合一"思想的日渐成熟、演化,"禳弭论"成为古代救荒思想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5)5朱熹的禳弭救荒思想即是对前人的继承,同时也打着很深的时代烙印。
要了解朱熹的禳弭救荒思想,首先应先了朱熹对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发展。众所周知"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是汉儒董仲舒特别强调的一个哲学命题。但至北宋理学形成时期,张载、程颢等人却不满意这个命题对天与人关系的解释,张载说"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知,不足以尽明。"[2]程颢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3](P1254)朱熹集理学之大成,自然发扬张、程之说"天人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4]显然程朱理学在天人观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李泽厚先生用简略的语言指出汉儒与宋儒之间关于"天人"关系的哲学分野:"前者是宇宙论即自然本体论,后者是伦理学即道德形而上学。前者的'天人合一'是现实的行动世界,'生生不已'指的是这个感性世界的存在、变化和发展(循环);后者的'天人合一'则是心灵的道德境界,即将伦理作为本体与宇宙自然相通而合一。它把'天人合一'提到了空前的哲学高度。"[5](P320)
一般地说,汉以降在天旱之时已开始举行祭祀苍龙祷求下降霈霖,龙成为官方祭祀的神。入宋以后则正式祭龙求雨并陆续册封龙神为王,如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诏封湫神普济王为显圣王。[6]《宋史o礼志五》载真宗咸平二年(999)旱,李扈上《祈雨》云:"以甲乙日择东方地作坛,取土造青龙。长吏斋三日,诣龙所,汲流水,设香案、茗果、餈饵,率群吏、乡老日再至祝酹,不得用音乐,巫觋。雨足,送龙水中。"据今存《宋会要》记载,从宋神宗至宋孝宗,宋廷册封各地洞、潭、渊、池为龙女、龙子、龙王及公、侯和为祠庙赐扁额多达178次。[7]那末,朱熹是如何看待龙神之类超自然的力量的呢?为了说明问题,先看以下二段相关材料。
1.有弟子问龙行雨之说:
曰:"龙,水物也。其出而与阳气交蒸,故能成雨。但寻常雨自是阴阳气蒸郁而成,非必龙之为也。'密云不雨,尚往也'盖止是下气上升,所以未能雨。必是上气蔽盖无发泄处,方能有雨。横渠《正蒙》论风雷云雨之说最分晓。" [8](P23)
先生谓一僧云。问:"龙行雨如何?"曰:"不是龙口中吐出。只是龙行时,便有雨随之。刘禹锡亦尝言,有人在一高山上,见山下雷神龙鬼之类行雨。此等之类无限,实要见得破。"[8](P36)
又南剑邓德喻尝为一人言:"尝至余杭大滌山中,常有龙骨,人往来取之。未入山洞,见一阵青烟出。少倾,一阵火出。少顷,一龙出,一鬼随后。"大段尽人事,见得破,方是。不然,不信。[8](P35)
2.有关蜥蜴做雹。
伊川说:"世间人说雹是蜥蜴做,初恐无是理。"看来亦有之。只谓之全是蜥蜴做,则不可耳。自有是上面结作成底,也有是蜥蜴做底,某少见十九伯说亲见如此。(记在别录)十九伯诚确人,语必不妄。
又,此间王三哥之祖参议者云:尝登五台山,山极高寒,盛夏携绵被去。寺僧曰:"官人带被来少。"王甚怪之。寺僧又为借得三两条与之。中夜之间寒甚,拥数床绵被,犹不煖。盖山顶皆蜥蜴含水,吐之为雹。少间,风雨大作,所吐之雹皆不见。明日下山,则见人言,昨夜雹大作。问,皆如寺中所见。
又,《夷坚志》中载刘法师者,后居隆兴府西山修道。山多蜥蜴,皆如手臂大。与之饼饵,皆食。一日,忽领无限蜥蜴入庵,井中之水皆为饮尽。饮干,即吐为雹。已而风雨大作,所吐之雹皆不见,明日下山,则人言所下之雹皆如蜥蜴所吐者。
蜥蜴形状亦如龙,是阴属。是这气相感应,使作得他如此。正是阴阳交争之时,所以下雹时必寒。今雹之两头皆尖,有棱道。疑得初间圆,上面阴阳交争,打得如此碎了。"雹"字从"雨",从"包",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