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元代及明前期社会变动初
元代盐政及其社会影响
元代税粮制度初探
元代泉州舶商
元代江南税粮制度新证
元代司农司和劝农使的建
元代两淮地区屯田考
试论元代中国与高丽的贸
论元代浙江的商品经济
元代汉水流域农业和工商
最新热门    
 
元代都城史研究概述——以上都、大都、中都为中心

时间:2009-7-24 13:52:20  来源:不详
  ①  《内蒙古文物考古》1986年第4期。
    ②  《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后收入同氏《元上都研究》。
    ③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2期。
④  《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第2期。
 
构设置、元朝皇帝在上都的日常活动以及在上都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等等,在这里不一一赘述。①其中上都与大都,孰为正都,孰为陪都,尚存在一些分歧.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上都在元朝初年是元朝的正式首都,到忽必烈建大都后,上都的地位虽然依旧非常重要,但同前者相比,已具有陪都的性质。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持不同意见,像前面提到的台湾学者孙克宽《元代上都略考》一文,即以辽上京与南京的关系来构拟元上都与大都的关系,把大都的建设仅看作是元朝治理汉地的需要,认为终元之世,发号施令之地,迄在上都,元朝皇帝到大都去,只不过是为了享受汉地的繁华,大都才是真正具有行都的性质。李治安《元代上都分省考述》则通过对中书省上都分省与大都留省的关系进行考察,认为上都和大都至少在政治上是同等重要的,并没有正陪主次之分。由于元朝皇帝岁时巡幸,上都和大都应该是迭为政治中心或留都的。②
上都的经济生活。除了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一书的相关论述外,贾洲杰《元上都的经济与居民生活》结合文献记载与考古调查,首先介绍了元上都的手工业与商业情况,其中对毛毡生产的介绍尤为详细,认为其生产已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他还指出,和当时的内地城市一样,上都城内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也出现了同行聚居的情况.对上都的粮食、畜牧产品、手工业制品、副食品等的生产与销售,他在文章中也分别作了介绍。最后,他还考
————————
    ①  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如劳延煊《元朝诸帝季节性游猎生活》  (《大陆杂志》26—3,1963),叶新民《两都巡幸制与上都的宫廷生活》(《元史论丛》第4辑,中华书局1992年版)、《元上都的官署》(《内蒙古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元上都政治史略》、《元上都的外国使者》(《内蒙古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以上文章后均收入同氏《元上都研究》),杨选第《元上都与元代帝位争夺之关系》(《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等。
②《文史》第60輯,中华书局2002年版。
 
察了元朝皇帝、贵族和一般市民的生活方式,并简略介绍了上都居民各式各样的风俗活动。①叶新民《元上都的社会经济》分别从畜牧业、粮食调运和储备、商业和手工业、农业和屯田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上都的社会经济状况。最后,作者指出:“上都是元朝皇帝每年巡幸的都城,许多经济管理机构和生产部门都要为宫廷生活服务,宫廷生活又给经济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富有特色的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商业的繁荣和手工业的发展给草原都城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农业规模很小,屯田只供应军需.大批粮食的调运和储备,不仅满足了上都居民的需要,也支援了漠北蒙古地区。上都在沟通中原地区与漠北蒙古地区的经济联系中,起了积极作用。”②此外,陈高华还就元上都粮食的来源与运送途径发表过自己的看。③
    上都的交通。在这方面,学者们最为感兴趣的莫过于上都与大都之间的交通。袁冀《元代两京间驿路考释》、《元王恽赴上都行程考释》、④贾敬颜《王恽<开平纪行>疏证稿》⑤均是这方面的研究论文。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也论述了两都之间的三条重要交通线(驿路、东道、西道)。叶新民《元上都的驿站》除了上述内容外,还讨论了上都至辽阳行省、上都至岭北行省的驿路情况。⑥日本学者杉山正明《大都と上都の间~居庸南北口をめぐゐ小事件より》则通过对《元典章》卷16《户部·分例·杂例·禁治久食分例》的解读,探讨了这件公文产生的背景,以及公文中提到的两都之间的居庸关南北口及其————————
    ①  《蒙古史研究》第2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