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南方
述论希腊古典时期的战争
论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城
新中国巩固城市政权的最
西方古典作家对古希腊城
欧洲中世纪城市:资本主
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人口
论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
春秋战国城市发展蠡测
三代的城市经济与防御战
最新热门    
 
从城市生活变化看唐宋社会的消费变迁

时间:2009-7-24 13:52:33  来源:不详
湖田陈曾二》,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⑤洪迈:《夷坚志·三志》已卷4《肖县陶匠》,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⑥引自付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8页。
    ⑦《宋会要辑稿·方域》12之17—19《市镇》福建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
⑧范成大:《吴船录》上,唐宋史料笔记丛刊范成大笔记六种,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⑨方回:《桐江续集》卷14《夜宿白土市》,四库全书本。
    ⑩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1页。
    ⑾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叙进士科举”条。四库全书本。
 
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读书学习的热情超越了以往,参加科举考试几乎可以说乐此不疲。一次不中,可以二次、三次,甚至十余年,于是出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①的状况。奋发努力的目标不仅只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以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唐宋社会变迁中的一个特点显示出来:读书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通过科举,国家政权因此而网络了大批的人才,唐太宗看到考生鱼贯而入参加考试的情景也颇有感触地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②进士科中“俊乂实集其中”③。这股潮流也刺激着个人为了自身目标的实现而不懈地努力。于是,唐宋以来参与科举的考生日益增多,科举及第的人数不断增长。唐朝初年登科人数不多:高祖武德五年至九年,秀才仅有6人,进士仅26人。到太宗朝的23年间,秀才有22人,进士增加到205人。到高宗武则天时期,其统治的55年成为唐朝科举取士最盛的时期,在废秀才举后,仅进士及第者共有1 093人,取进士最多的一次达79人。有唐一代,取进士6 610人,诸科1 546人,共计8 156人。④入宋以后,登科人数大大增长:宋太祖一朝取士554人⑤。从记载看,太祖时录取进士最多的一次仅有31人,这与唐朝大部分年代相当。太宗即位后的第二年(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开科取士,应试的人员数量之多,逾5 000人。录取的名额大幅度增长,御殿复试得进士109人,超越了唐朝进士登科最高记录;加上诸科207人,特奏名191人等,这一年共取士500余人。⑥到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可谓登科人数盛况空前,史称“校艺之详,推恩之广,近代所未有也”⑦。据载,这一年二月登科进士有547人⑧;三月问,真宗接连三天亲试,使登科进士又增507人,诸科1 262人;⑨五月,真宗又再次亲试,增进士13人,诸科345人⑩。咸平三年,仅进士的总数就达到1 054人,远远超过了太宗太平兴国二年的登科进士数字。有学者统计,宋朝进士约为43 000人,诸科17 000人,特科约50 000人,两宋取士11万人。⑾若以唐宋相比较,唐朝289年间,年均取士28人,而两宋319年,年均取士344人。若从人口分布密度看,宋朝的疆域较唐朝收缩了许多,故宋朝举子的分布密度更大。
    在此罗列这些数字,其义并不在于要说明科举及第的人数有多少,而是想藉此说明,在门第观念日益削弱的时代,日益增多的应试举子中有相当部分的考生来源于普通民众之家,来自广大的农村。这部分人群通过科举,从平民实现了向官贵阶层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发展性消费不断社会化,消费决策将最终改变他们的收入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四库全书本。
②王定保:《唐摭言》卷1《述进士》上篇,四库全书本。
③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叙进士科举”条,四库全书本。
④马端临:《文献通考》卷29《选举二·唐登科记总录》,中华书局影印本。
    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卷7、卷13;《宋会要辑稿·选举》1之1《贡举》、7之1《亲试》;《文献通考》卷30《选举三》。
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
⑦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
⑧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
⑨《宋会要辑稿·选举》7之5—6《亲试》。
    ⑩《宋会要辑稿·选举》7之7《亲试》。
    ⑾张希清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宋代卷·卷首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