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论汉儒知识分子的权力穿
谈两汉文化
汉文化在越南的影响
论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论汉代土地占有形态及其
试论汉唐奴婢身份地位的
论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
论汉代的名田(受田)制及
论汉代中国的马鞍和马镫
略论汉名田制与唐均田制
最新热门    
 
论汉文帝

时间:2009-7-24 13:52:49  来源:不详
其辜。朕初即位,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8]。这等于向全国百姓正式宣布诸吕罪状和新政权的建立,全国人民大庆五日。在当时《汉律》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的情况下,大庆群饮五日是一个非常隆重的举措。文帝前元元年冬十二月,又宣布凡诸吕所夺齐、楚诸王故地,一律收回,仍归原主;随即撤销了吕后所幸审食其的左丞相职务,到前元三年四月,淮南王刘长杀之于其家。上述一系列措施,虽然没持续很长时间,但其接连不断的紧迫性,充分反映出文帝对于清除诸吕残余的急切心情。

至于文帝依靠重用老臣、宿将和优宠刘氏宗亲的措施,较之前者更具有持续性与多样性的特征,兹举其要者如下:

一是文帝于前元元年十月下诏,肯定陈平、周勃、灌婴、刘章、刘揭、刘兴居、纪通等人在诛灭诸吕过程中的功劳,并各益封户和赏赐黄金。二是文帝于前元元年十二月,封被吕后杀害的赵幽王之子刘遂为赵王,徙封琅邪王刘泽为燕王,并把诸吕所夺齐、楚等国的故地归还齐、楚。三是文帝于前元元年六月,给“列侯从高帝入蜀汉者六十八人益封邑各三百户。吏二千石以上从高帝颍川守尊等十人食邑六百户,淮阳守申屠嘉等十人五百户,卫尉足(《史记·孝文本纪》作“足”为“定”)等十人四百户”;同时又“封淮南王舅赵兼为周阳侯,齐舅驷钧为靖郭侯,故常山丞相蔡兼为樊侯”。这既是优宠宗室,又是安抚老臣列侯。四是文帝于前元二年三月,又诏赵王之子刘辟强及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有功,可王”,并立即分别被封为河间王、城阳王和济北王,这显然属于旌宠刘氏宗族中有诛诸吕之功者。五是文帝于前元三年十二月,以太尉颍阴侯灌婴为丞相;次年,灌婴死,文帝又以张苍为丞相,直到文帝后元二年张苍被免相时,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而不果,“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余见无可者”,最后不得已“乃以御史(申屠)嘉为丞相”,原因是申屠嘉曾“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足见文帝仍在坚持“将相公卿皆(高帝时)军吏”的一贯原则[14],这是文帝尊宠高帝老臣、宿将的典型反映。六是文帝于前元四年五月,诏“复诸刘有属籍,家无所与。赐诸侯王子邑各二千户”[8],这显然是优待所有刘氏宗亲和诸侯王子的措施。七是文帝于前元四年九月,又“封齐悼惠王子七人为列侯”[8];前元八年夏,“封淮南厉王长子四人为列侯”[8];前元十二年正月,“赐诸侯王女邑各二千户”[8];直到前元十六年五月,文帝还在“立齐悼惠王子六人、淮南厉王子三人皆为王”[8]。这既是尊宠刘氏宗亲,又与回报诛诸吕功臣有关。所有这些措施,对于安定社会、巩固政局和维护西汉王朝的传统都起了作用。

综上可见,文帝依靠与重用刘邦时期的老臣、宿将和尊宠优待刘氏宗亲及诛诸吕有功列侯的举措,从时间上说,几乎终文帝之世未曾中止;从范围来说,几乎包括追随过刘邦的所有老臣、宿将和全部刘氏宗亲、列侯;从程度上来说,封王侯、赐爵级、益封户、拜丞相、赏钱财和免租税徭役,几乎无所不包。因此,文帝时期是尊宠刘氏宗亲和依靠刘邦时期老臣、宿将最为突出的时期。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这些人诛诸吕和迎立有功,另一方面同文帝想极力维护刘邦所确立政治原则有密切关系。如果说文帝除亡秦苛法暴政和实行轻徭薄赋、放宽禁令等措施给他塑造了“仁者”和改革者的形象的话;那么,他的一系列尊宠刘氏宗族和依靠老臣、宿将的措施,就赋予他以因循守旧和固守刘邦政治原则的形象。造成这种形象上矛盾的原因,在于他为老臣、宿将及刘氏宗亲所迎立,从而使报恩的思想束缚了他的手脚,出现了人格上的二重性。



历史的进程是复杂的。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往往使历史的进程发生为人们所意想不到的后果。特别是剥削制度下,一些本来有益于劳动人民的措施,却会转化为对剥削阶级有利的政策;一些本来是为了发展经济的作法,却会引导出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一些本来可以收巩固政权、安定社会和维护政治传统的举措,却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后果。汉文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结果是这样,他的一系列以巩固政权和维护传统为主旨的依靠老臣、宿将和刘氏宗亲的措施也是这样。这种以为善始而以祸害终的历史进程,是汉文帝所始料未及的,这是汉文帝的历史悲剧所在。

首先,文帝依靠、重用老臣、宿将和尊宠刘氏宗亲的政策,主要带来两个方面的消极政治后果:一是由于汉文帝依靠与重用老臣、宿将,忽视了对年轻官吏与将领的提拔和培养,从而造成高层统治集团成员的老龄化和丧失活力,使高级官吏与将领后继无人。前述张苍免相后文帝不敢起用窦广国而勉强以申屠嘉为相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汉武帝时董仲舒曾指出这种只用老臣、宿将的弊端说:在这样情况下,为官者“累日以取贵,积久而致官”,即任用官吏只看资历。论资排辈的结果,造成了“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的因循守旧和无人可用的局面。他认为原因在于“失之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