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汉代执法思想中的理性因
汉代北部、西南部边郡经
汉代夫妻关系研究
汉代的家学
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
汉代的“发兵”制度
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
汉代的诸赋与军费
最新热门    
 
汉代稻作遗存和稻作农具

时间:2009-7-24 13:53:19  来源:不详
。虽然有时遣策所记物品与实际随葬物并不完全相符,但也可作为清理葬品时的大致索引和研究一时葬俗的基本材料。其他的汉简或帛书,内容丰富,对稻作内容也有所涉及,不备述。
    (三)水田模型。墓葬中随葬水田模型盛行于东汉时期,迄今发现的汉代水田模型绝大部分出于四川、重庆,其次是陕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北、湖南等地也有少量发现。水田多与水塘相邻,有大区划、小区划、不规则小区划和梯田等形式(14),以小区划田为主。有水田自然就有水稻的种植。比较重要的发现如广东山澜石东汉墓中出土的一座水田模型,田中分块,有耕作、插秧、收割等劳动的场面(15)。四川新津出土水田模型,田中有行列整齐的秧孔(16)。贵州兴义市出土水田模型,刻画有整齐的禾苗形象(17)。
    水田模型提供给我们的信息量非常之大,有耕作方法、收获方式、移秧技术、农田施肥、灌溉等等内容,通过对田地模型的观察,结合汉代画像以及古代文献记载,大致可以归纳出汉代水稻种植要经过的一些步骤:秋后修渠整田;冬季田中蓄水;施肥;整地;作秧田;插秧;中耕除草;收获(18)。
    水田模型出土的地区有限,其田地形态能否反映其他地区的水田情况值得研究,作为一个时代、一种作物的种植技术则有共性可言,尽管在不同地区的出现有先后。
    (四)画像材料。农业画像的内容丰富,包括田地、作物、庄园、劳动场面等等,许多能够根据图像判断作物的种类或与某种作物的种植有关。四川新都县文物保管所收藏的“薅秧画像砖”有水田、池塘,农夫在秧田中劳作,田块中秧苗显然。四川峨眉县石刻水田和画像砖上有农夫耘田的场面,是采用移栽技术种植水稻以后才能有的景象(18)。
汉画像分布的地区自然发现水稻题材的机会就多,但是除四川外,其他的地区如鲁南、苏北、河南、陕西等汉画像集中分布的地区却不见与水稻有关的图像,而这些地方汉代是种稻的,这就不能不说是文化风俗使然了,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因为没有发现水稻就说这里不种水稻。

二、稻作遗存的时空分布
 
    在汉代考古中,稻作遗存的发现机会仅次于粟,如果算上种植水稻的田地模型以及能说明稻作的图像和文字材料,有关稻作的考古资料的数量或出土次数居汉代所有作物之首。这当然不能说明汉代的水稻种植超过了粟类作物,地区分布和葬俗差异等方面的问题亦应顾及。下面是根据陈文华先生《中国农业考古资料索引》“农作物·稻”已发表部分所作的统计结果(出土次数)。
    河南5,广西、江苏4,湖北3,广东、江西、安徽、陕西2,四川、贵州、河北、北京l。
    这是见于几种主要考古杂志的稻作资料,散见于地方期刊的材料可能还有一些,更多材料已出土但尚未整理发表,如2002年发掘的江苏连云港凌惠平墓、泗阳大青墩泅水王陵,墓中皆随葬稻谷甚多。各时代其他作物都有相似的情况,所以这虽不是汉代稻遗存出土的全部,但也基本反映了汉代水稻遗存出土的大致情况。
    从稻作遗存的出土情况看,汉代水稻种植区向北方扩大。根据文献记载,汉代我国南方地区普遍植稻,北方地区,河西走廊以东、河套以南、燕山以北也都种植水稻(20),也就是说,稻田遍及除东北三省、甘、青、新疆、西藏以外的所有地区。不种水稻的地区不出水稻是容易理解的,如居延汉简中的粮食种类有谷、麦、大麦、小麦、秔麦、穬麦、糜、*[禾+旁]*[禾+皇]、黄米、秫、黄麻等儿种,不见稻。汉简所记的稟食标准用谷而不用稻。又据王国维《流沙坠简考释》,魏晋时的简文记居延边城屯田种植的作物有大麦、小麦、禾,等等,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值得注意的是,南方传统稻区有的省份如福建、云南、湖南等地不见或少有稻作遗存出土,与出土稻谷较多的河南、江苏相邻的山东也未见相关的报道,而这些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稻作业。这其中汉代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当今考古工作的开展情况当然要考虑,但地方葬俗中的特殊性也容不忽视。建国以来山东省发掘的汉墓有7000余座,但目前发布的材料中,竟未听说有发现稻作遗存的例子,这很能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