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汉代执法思想中的理性因
汉代北部、西南部边郡经
汉代夫妻关系研究
汉代的家学
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
汉代的“发兵”制度
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
汉代的诸赋与军费
最新热门    
 
汉代稻作遗存和稻作农具

时间:2009-7-24 13:53:19  来源:不详
耕管理活动,现存四川新都县文管所的“薅秧画像砖”有准确的刻画:左边稻田中两个农夫正在进行薅秧劳动,二人手中各持一杖,可能是由于杖的一端恰止于秧苗下,上指秧苗恰似耙齿,有人解为“薅秧耙”(29)。四川绵阳新皂乡东汉墓出土的陶水田模型上有五人,其中一人腰悬薅秧鼓双手作击鼓状,一人在薅秧,对于其手中所持,论者多不涉及,只有孙华先生明确说其手持“薅秧耨”(30)。水田薅秧主要是用足踩田,又称为足耨或足耘,目的不仅仅是除草,杂草被踩入泥中,沤烂又成为田中的肥料;同时通过脚踩使泥土翻动,活动秧苗,增发新根,促进生长。流传至今的广西民谚云:“水田里脚板响,旱田里铁板响,见响禾苗长。”就是说,田间管理旱田要勤锄,稻田要多踩。湖北农谚“手拿薅秧棍,慢慢往前奔。薅死一层草,抵上一道粪”也是这类稻田管理的写照,“手拿薅秧棍”一句给我们很大启发,汉代薅秧图上正是两农夫手扶薅秧棍行走于田间的情景,薅秧棍只不过是便于在泥水中行走和用力踩草起辅助作用的木杖或竹竿,也就是所谓的“薅秧耨”,可见,薅秧足耘之法,源远流长。据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四”,代有了专门的稻田耘田器,称耥或荡,但仍多用足,其法:“为木杖如拐子。两手倚之以用力,以趾蹋拨泥土草蔆,壅之苗根之下,则泥沃而苗兴。”“为木杖”是说要经过制作加工,这种状如拐子的辅助工具可算是稻田专用的农器了,那汉代农夫手中的薅秧棍虽然简单,如果不是用过之后随手弃之,放在家中每次甚至每年都拿来使用,就是正规的专用农具。除此之外,在汉代的稻田中我们再也找不出其他稻作生产的专门工具了。
 
注释:
    (1)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10期。
    (2)湖南农学院:《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动植物标本的研究》,文物出版社,1978年。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第358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4)徐州博物馆:《徐州东甸子西汉墓》,《文物》1999年第12期。
    (5)新乡地区文管会、辉县百泉文管所:《辉县地方铁路饭店工地汉墓发掘简报》,《中原文》)1986年第2期。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洛阳西郊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3年第2期。
    (7)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西村皇帝岗42号东汉木椁墓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年第8期。
    (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洛阳西郊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3年第2期。
    (9)贺官保:《洛阳故城西北郊81号汉墓》,《考古》1964年第8期。
    (10)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新安铁门镇西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2期。
    (11)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
    (1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客籼”指从外地引进的籼稻。
    (13)金立:《江陵凤凰山八号汉墓竹简试释》,《文物》1976年第6期;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年第7期:吉林大学考古专业赴纪南城开门办学小分队:《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遣策考释》,《文物》1976年第10期。
    (14)罗二虎:《汉代模型明器中的水田类型》,《考古》2003年第4期。
    (15)广东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佛山市郊澜石东汉墓发掘报告》,《考古》1964年第9期。
    (16)四川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四川新津县堡子山崖墓清理简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