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内外”之际与“秩序”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
夏代的历史与夏商之际夏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魏晋政局与皇甫谧之废疾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最新热门    
 
魏晋之际河西走廊经济主体的演变

时间:2009-7-24 13:53:20  来源:不详

   ③  《三国志·蜀书》卷3《后主禅传》注引《蜀记》。
 
    苻坚后期,吕光受命西征,统有兵力七万余。胜利返回时,前秦已经土崩瓦解,这七万余兵士也就只好留置河西走廊。他们一直是后凉维护统治的主力,没有二十万左右的民户,是难以维恃这支军队的。《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载:“初,苻坚建元(365—385年)之末,徙江、汉之人万余户于敦煌,中州之人有田畴不辟者,亦徙七千余户。郭黁之寇武威,武威、张掖已东人西奔敦煌、晋昌(今甘肃安西东南)者数千户。及玄盛东迁,皆徙之于酒泉,分南人五千户置会稽郡,中州人五千户置广夏郡,余万三千户分置武威、武兴、张掖三郡。”那么在十六国后期,仅敦煌这一片狭小的地区,就拥有被逼徙的二万三千户,还不包括在此前即已生活在这里的人民。被称为“地狭民希”的西凉在二十余年中动辄“步骑二万”、“步骑三万”①地出动,没有五六万民户是做不到的。太延五年,魏太武帝击灭北凉,完成北方统一大业,在姑臧城内,便收得“户口二十余万”,河西各郡“杂人降者亦数十万”②。西晋全盛时,凉州有户“三万七百”③,仅上述几个片断,特别是《魏书·世祖纪》所见,非但超过了西晋全盛时期,也远远超过了西汉数倍。劳动人手的激增,特别是富有先进生产技能的中原人民的流入,对促进河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作用可想而知。


————————
    ①  《魏书》卷99《私署凉王李嵩传》,《晋书》卷87《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②  《魏书》卷4《世祖纪》。
③  《晋书》卷14《地理志》。
 
十六国时期,河西相继出现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和北凉五个割据政权,其中,对河西社会经济建树较大的是前凉,他统治的时间亦较长,有七十余年,对后世的影响也较大。修撰《晋书》的唐初诸公对前凉,特别是其前期几个统治者的评价是“内抚遗黎,外攘逋寇。世既绵远,国亦完富”,比较符合历史实际。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始终以晋室忠臣自居,借以招徕汉族人民。
    前凉前几个统治者都颇有政治头脑,他们统治凉州后,先后翦除了“势顷西土”、足以影响政治大局的张越、曹祛等辈,起用声望卓著、富有才干的一批人士,在舆论和措施上压抑奸邪,伸张正气,收到了“豪右屏迹”的效果。西晋灭亡后,前凉完全是一个割据政权,但张氏却始终以晋室忠臣自居。在民族矛盾尖锐复杂,成为北方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晋室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张氏这一招可谓高明,加上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对汉族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中原人民纷纷而来,与此密不可分。
    第二,恩威并施,慑服少数民族。
    河西走廊历来是我国西部和北部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干道之一,值此民族大迁徙之时,这里的民族成分更为复杂,此时活跃于这一带的少数民族除氐、羌外,还有匈奴、鲜卑和卢水胡沮渠部等。张氏入凉,讨伐了恃众不服的鲜卑,一举压服拥众十余万的鲜卑若罗拔能部,威名大震。对于臣服和归顺的少数民族,又妥为安置,或农或牧,听其自便,这就保障了社会的相对安定,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第三,打通丝绸之路,发展中西贸易。
    在海运没有发展起来以前,丝绸之路是世界各文明古国和中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惟一孔道,河西走廊又是其必由之路。前凉充分利用了这一地理优势,加强西域长史的兵力,改戊己校尉部为高昌郡。晋成帝咸康元年(355年),前凉西越流沙,兵伐称雄于丝绸之路、阻碍中西贸易往来的鄯善和龟兹,“于是西域并降”,纷纷遣使姑臧,姑臧一跃而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为使西来珍宝进入中原和南方,满足胡商们对丝绸的需要,前凉屡屡称臣于中原强大的割据政权,又结好巴蜀割据势力,维持和东晋的交往,努力利用过境贸易谋取厚利,解决军国所需,达到富国的目的。
   &n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