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内外”之际与“秩序”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
夏代的历史与夏商之际夏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魏晋政局与皇甫谧之废疾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最新热门    
 
魏晋之际河西走廊经济主体的演变

时间:2009-7-24 13:53:20  来源:不详
bsp;第四,省简刑狱,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
    前凉相当重视刑狱,一度获得“刑”的美名。这反映有一段时期社会相当安定。其剥削量也比较轻,“轻赋敛,除关税,省园囿以恤贫穷”。每有灾荒,必然开仓赈济,并且不断劝课农桑,兴修了许多高质量的水利工程。河西走廊是干旱地带,降水量极小。据近年统计,东端武威年降水量只有170毫米,呈东向西递减的趋势,西端敦煌只有二三十毫米。蒸发量却远高于降水量的十倍至数十倍。所幸祁连山冰川储水量丰富,合理开发和利用冰雪融化下泄的水流,成为河西走廊能否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前凉重视农田水利,仅在敦煌便开凿了阳开渠、北府渠、阴安渠等。其中北府渠全长45里,质量上乘,工程浩大。敦煌石室本《沙洲图经》说:“前凉时,刺史杨宣以家粟万斛买石修理,于今不坏,其斗门垒石作,长四十步,阔三丈,高三尺。”直到盛唐时还充分发挥着效益。敦煌并非前凉心脏地区,尚且如此,其他地区,特别是武威一带必然有农田水利工程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对是否兵发凉州,讨灭北凉,朝廷中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焦点集中在除了春夏,北凉的政治中心姑臧是否有水草。李顺竭力反对,说:“天梯山(今祁连山)上冬有积雪……至春夏消液,下流成川,引以溉灌。”时辰一过,或敌方截断水渠,就干涸无水草。力主讨伐的崔浩说:“《汉书·地理志》称,凉州之畜为天下饶。若无水草,何以畜牧?又汉人为居,终不于无水草之地筑城廓、立郡县也。又雪之消液,才不敛尘,何得通渠引漕,溉灌数百万顷乎。”①灌溉数百万顷,夸大其词,但连反对者也承认这里有引水“溉灌”的渠道。事实确实如此。当拓跋焘击灭北凉,据有姑臧后,兴奋地诏书其子拓跋晃说:“姑臧城东西门外涌泉合于城北,其大如河,自余沟渠流入泽中,其间乃无燥地。”②表明武威一带沟渠不少,否则拓跋焘决不会作如是言。这已是十六国后期,对农业生产尚不十分娴熟的卢水胡沮渠部尚且在武威一带修筑“沟渠”,前凉对其政治中心岂能毫无作为。


————————
   ①  《魏书》卷35《崔浩传》。
②  《魏书》卷4《世祖纪》。
 
    在人口激增,土地不足使用时,前凉在张骏时又掀起了“治石田”的活动。所谓“治石田”,便是“徙石为田,运土殖谷”,效果相当不错,居然亩收“三石”。河西走廊戈壁滩很多,“徙石为田”估计应是将较易解决用水问题的戈壁中的碎石徙走,从而运土覆盖其上,垦辟为田。用功既多,耗费亦大,“计所损用,亩盈百石”①。一般百姓既无此劳力,也无此财力,应是政府行为。这只有屯田才较合适。前凉设置“五屯护军”②,可能与屯田密切相关。目前虽难提供前凉在河西走廊屯田的直接资料。但吐鲁番文书中北凉时期高昌的石田,确实是屯田土地,这从一个侧面提供了证据。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说:“先是,河右不生楸、槐、柏、漆,张骏之世,取予秦陇而植之。”看来前凉还在河西进行过植树造林的活动。这当然是出于农业定居的需要,和游牧生活没有多大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由下文将要提及的采桑画砖的出土可以看出,似乎蚕桑也是在此时引进的,否则前凉最后一个统治主张天锡逃到建康后,面对晋会稽王司马道子河西出产什么的提问,不会脱口说出“桑葚甜甘”的话来。
在上述措施下,前凉“民富兵强”,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一改汉魏以来荒凉不堪,钱币不行的旧貌,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日趋活跃,适应这一需要,前凉铸五铢钱,“立制准布用钱,钱遂大行,民赖其利”。
————————
   ①  《魏书》卷99《张轨传》。
②  《资治通鉴》卷94。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资治通鉴》卷123说:“凉州自张氏以来,号为多士。”河西地区的文化水平,特别是经学一度超过了中原。以往是中原影响四周,自前凉起,是河西影响中原。魏孝文帝改制时,许多典章制度的厘定,河西学者起有巨大的作用;中原经学的复兴,相当程度上仰仗河西。直到唐代,河西文化对中原的影响,依然不容忽视。文化的昌盛,必须有其经济基础,这也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不过由于北魏进占河西时,掠走的人口过多,竟至“空虚其地”①,直到隋初,河西也不过二万五千余户,所以终北朝之世,也没有恢复到前凉时的水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