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内外”之际与“秩序”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
夏代的历史与夏商之际夏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魏晋政局与皇甫谧之废疾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最新热门    
 
魏晋之际河西走廊经济主体的演变

时间:2009-7-24 13:53:20  来源:不详
总之,自汉武帝以来,河西社会经济在前凉时进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农业在河西经济构成中已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且深深植根了,这一变化促使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面临是农是牧的抉择时,选择了农业。例如,建立南凉的秃发鲜卑虽然留恋游牧,尚然知道“务农桑”;当其统治主在亲信的蛊惑下偏向游牧时,还能不忘“宜置晋人于诸城,劝课农桑”②。建立北凉的卢水胡沮渠部比秃发部更重视农业生产,建国伊始,沮渠蒙逊便下诏:“农失三时之业,百姓户不粒食,可蠲省百徭,专攻南亩,明设科条,务尽地利。”③以后也不断有劝农诏发布。尽管他们在河西没有多大建树,农业在其心目中的地位已是显而易见。1981年,笔者有幸追随中国唐史学会组织的丝绸之路考察,在河西走廊考察了二十余天,参观了酒泉丁家闸十六国时期5号墓,嘉峪关新城乡魏晋时期的6号墓和7号墓,对其墓中的画像砖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画中除了墓主人豪华的宴乐、出游场景外,更有大量犁地、平地、播种、打场、扬场、采桑和蚕茧等。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几乎一应俱全。犁地是二牛抬杠式(即耦耕),扬场使用的杈和打场使用的连枷,和共和国初期河西农民所使用的一模一样,说明其生产工具已相当先进。劳动者中除了汉族外,还有不少是身穿短衣、窄袖、宽裤并编发的少数民族人,更有他们套牛耕地的画面,生动而又鲜明地告诉人们,他们已和汉族人民一样,从事农
————————


   ①  《魏书》卷35《崔浩传》。
   ②  《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秃发利鹿孤载记》。
③  《晋书》卷129《沮渠蒙逊载记》。
 
业生产了,无怪乎均田制度颁布后,魏孝文帝的诏令要求河西兴修水利,搞好农业生产:“诏六镇、云中、河西及关内六郡,各修水田,通渠溉灌。”①既然如此,只要社会安定,措施得当,劳动人手增加,河西农业生产再掀高潮,乃是指日可待之事。
最后,有必要说明一下,这里所强调的只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指农业已成为河西经济的主体,绝不是说河西没有畜牧业或畜牧业不重要。事实上,河西优良的天然牧场自古及今为人所钦羡。魏孝文帝改革和迁都后,河西始终是北魏战马的重要供应地,是最大的国营牧场之一。《魏书·食货志》说:“世祖之平统万,定秦陇,以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畜产滋息,马至二百余万匹,橐驼将半之,牛羊则无数。”笔者1981年考察时,在祁连山下,依然看见群马奔腾的壮丽景观,这一切都证明畜牧业始终是河西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
①  《魏书》卷7《高祖纪》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