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秦汉“名田宅制”说——
秦汉社会性质的再思考
秦汉直道研究与直道遗迹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
秦汉律令中的“完”刑
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
秦汉长城的生态史考察
先秦秦汉以太原为中心的
陈直先生与秦汉史研究—
论先秦秦汉土地所有制变
最新热门    
 
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时间:2009-7-24 13:53:25  来源:不详
,牟取暴利;或“决市闾巷,高下在口吻,贵贱无常”[4];或“行奸卖平”,“恣意留难与之为市”[5],与农民交易时多方进行刁难,使“农民重苦”。随着豪商势力的发展,到东汉时,豪右控制市场的现象更为常见。如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初置 厩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6]。当时粮食和其他物价的波动剧烈,固然情况比较复杂,但与豪商的行商不轨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研究汉代农村市场时,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其三,农村市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封闭性。两汉的乡市、里市,分散狭小,小农家庭在市场上的交易行为不大,市场容量十分有限。又全国东南西北中,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因而农村市场的布局,也就疏密不一。中原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具有广泛的“商流”、“物流”条件,商品流通活跃,农村市场相对为多。但边远地区“地广人稀”,风俗与中原各异,人们“不待贾而足”[7],农村市场也就较少。同时,由于各地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不一样,市场上所交易的货物有明显的地域性。《盐铁论·本论篇》说:“陕、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楠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袭,兖豫之漆丝絺纻……等商而通,待工而成。”又《汉书·地理志》云:“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这些都反映了市场商品的地域特色,不论城区市场,还是农村市场,皆不例外。在古代交通不便、运输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各地农村市场的货物得不到应有的流通,因而市场的封闭性显得尤为突出。正如《盐铁论·通有篇》所说:“今吴、越之竹,隋、唐之材,不可胜用,而曹、卫、梁、宋采棺转尸;江湖之鱼,菜、黄之鲐,不可胜食,而邹、鲁、周、韩藜藿蔬食。天下之利无不澹,而山海之货无不富也,然百姓匮乏,财用不足,多寡不调,而天下之财不散也。”这里说的所谓多寡不调,财利不散,反映了各地物产的流通范围有限,商品得不到畅通。所以,东汉桓帝之时,“土宜麻枲”的五原郡,由于“俗不知织绩”,仍然“民冬用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8]。可见,少数落后地区,农民与市场的联系还是处于隔绝状态之中。
综观史实表明,两汉农村市场虽比战国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它毕竟还是属于初级阶段的市场,其活动频率与周期还比较低,尚未形成真正的商品集散市场,也未成为小商品经济时代的农村市场体系,更谈不上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当时由于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优势地位,农村市场还不可能引发小农家庭突破自给性生产,市场机制不健全,价值规律作用范围有限。但是,两汉农村市场也有它的历史功能。直接生产者借助农村市场这个中介和舞台,可以将自己所有,易自己所无。通过自由交换以调剂产品余缺;在通常情况下,能保障基本生活、生产资料的流通和购销,而且一些简单商品,无需远市,不误农时等,这对促进社会分工、刺激生产和社会消费等,无疑将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
 




[1]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44页。
[2]《史记》卷30《平准书》。
[3]《史记》卷30《平准书》。
[4]《盐铁论·禁耕篇》。
[5]《盐铁论·本议篇》。
[6]《后汉书》卷8《灵帝纪》。
[7]《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8]《后汉书》卷52《崔寔传》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