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秦汉“名田宅制”说——
夏国家形成的地理因素
秦汉社会性质的再思考
明代的地方官制
秦汉直道研究与直道遗迹
论唐代军队的地方化
统一新罗在东亚世界中的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
秦汉律令中的“完”刑
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
最新热门    
 
秦汉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状况

时间:2009-7-24 13:53:35  来源:不详
谷雨一清明”。按照《左传》桓公五年孔颖达《正义》的说,“汉氏之始,以惊蛰为正月中,雨水为二月节。及太初以后,更改气名,以雨水为正月中,惊蛰为二月节,以迄于今,踵而不改。”西汉中期节气序次更动的原因,据说是“由气有参差故也”①,也就是气候条件之变化使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礼记·月令》孔颖达《疏》。
 
从多年科学考察所获取的资料,也可以印证秦汉气候与现在的差异。主要根据我国东部平原及海区构造沉降量的估算所绘制的中国东部的海面升降曲线表示,距今2千年前后,海面较现今高2米左右。海面升降是气候变迁的直接结果。根据植被、物候等资料试拟的华北平原古气温曲线,表明当时气温大约高于现今1℃左右。根据同类资料试拟的上海、浙北古气温曲线,表明当时气温大约高于现今2℃左右。根据海生生物群试拟的东海与黄海古水温曲线,表明当时东海和黄海水温大约高于现今3℃左右。①通过对沪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钻井岩心全新世沉积孢粉组合的分析,研究者将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史划分为4个凉期和4个暖期。与秦汉时期相应的阶段为:第3暖期,距今2500年,气候温暖湿润;第5凉期,距今2000—1650年,气候温凉。②


 
    自汉武帝时代起,史籍已经多见关于气候严寒的记录。如《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四年(前131年)“夏四月,陨霜杀草”;元狩元年(前122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冻死”;元鼎二年(前151年)“三月,大雨雪”;“元鼎三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关东十余郡人相食。”《西京杂记》卷二说,“元封三年,大寒,雪深五尺,野鸟兽皆死,牛马皆蜷缩如猬,三辅人民冻死者十有二三。”《北堂书钞》卷152引《古今注》:“武帝征和四年,大雪,松柏皆折。”自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有关严寒的历史记载更为集中。汉元帝元光元年(前43年),有三月“陨霜杀桑”,九月“陨霜杀稼”,以致“天下大饥”的记载。建昭二年(前37年),“齐楚地大雪,深五尺”。③王莽时期严重低温的气候反常记录更为频繁。例如,天凤三年(16年) 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王靖泰等:《中国东部晚更新世以来海面升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地理学报》第35卷第4期,1980年4月。
    ②  王开发等:《根据孢粉分析推论沪杭地区1万多年来的气候变迁》,《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
    ③  《汉书》卷27《五行志》。
 
月,“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①天风四年(17年)八月,“大寒,百官人马有冻死者。”②东汉初年仍然多见严寒的历史记录。据《后汉书.郑兴列传》记载,建武七年(31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正月繁霜”之后连续严寒近三个月,直至“孟夏”之时。《续汉书·礼仪志》刘昭注补引《古今注》说,永平元年(58年)六月乙卯“白幕皆霜”。乙卯日为六月三十日,即公元58年8月8日,这一极端初霜记录早于现今洛阳地区平均初霜日竟达82日。③据《北堂书钞》卷79引《录异传》,大致在公元工世纪60年代,洛阳曾经有“大雪积地丈余”的情形。
 
    在公元前50年至公元70年这120年间,有关气候异常严寒的记载多达20余起。元、成时代较为集中的23年中计6起。王莽专政时最为集中的10年中,大约7年都发生严寒导致的灾害。除了王莽末年至汉光武帝建武四年(28年)间所谓“天下旱霜连年”④外,汉光武帝及汉明帝在位时关于严寒的记载也可见6起。此后,汉章帝建初八年(83年)至元和元年(84 
———————————
  ①  《汉书》卷99《王莽传》。
  ②  《汉书》卷99《王莽传》。
  ③  据1962—1982年期间洛阳自然历,平均初霜日为10月29日,最早初霜日为1981年的1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