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秦汉“名田宅制”说——
夏国家形成的地理因素
秦汉社会性质的再思考
明代的地方官制
秦汉直道研究与直道遗迹
论唐代军队的地方化
统一新罗在东亚世界中的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
秦汉律令中的“完”刑
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
最新热门    
 
秦汉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状况

时间:2009-7-24 13:53:35  来源:不详
不利影响,自然很可能成为第三年决策号召“益种宿麦”的原因。
 
    有的农业史学者认为,大豆曾经与粟共同作为黄河流域居民的主要食粮,但自西汉时期起,“大豆则逐步转入‘蔬饵膏馔’之中”③。然而从文献资料和文物资料看,大豆在西汉后
——————————————
    ①  《后汉书》卷31《张堪列传》。
    ②  《汉书》卷6《武帝纪》。


    ③  李长年:《农业史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
 
期之后却又有逐步转为主要粮产的趋势。《汜胜之书》说:“谨计家口数,种大豆,率人五亩,此田之本也。”《四民月令》中几乎逐月都关于“豆”的内容。洛阳汉墓出土陶仓有朱书“大豆万石”的题记,也反映当地豆类经营相当普及的事实。农耕作物从以适宜“暑湿”气候条件的稻为主,到可以种植于“高田”,“土不和”亦可以生长的“保岁易为”①的大豆受到特殊重视,这一转变,应当说正是以气候条件的变化为背景的。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北部地区三四千年以来气候变化而引起的植物带的移动,也就是农耕区的扩大和缩小,正同历史记载中农、牧业民族势力的消长情况相契合。”②有的学者甚至断言气候变化与民族迁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中原汉族向北扩张拓边的时候几乎都在温暖期,而北方少数民族‘窥边候隙’、‘人居中壤’的时候则多在寒冷期。”③应该指出,民族迁移与相应的社会震荡和经济波动,有十分复杂的因素,气候环境的变化或许只是诸多因素之一。不过,我们注意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其冬,匈奴大雨雪,畜多饥寒死”,“国人多不安”,执政贵族于是有“降汉”之意④。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会大天雨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匈奴大虚弱”,“兹欲向和亲”⑤。类似的记
————————————————-
    ①  《汜胜之书》:“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三月榆荚时有雨,高田可种大豆。土和无块,亩五升;土不和,则益之.”
    ②  俞伟超、张爱冰:《考古学新理解论纲》,《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6期。
    ③  朱立平、叶文宪:《气候变化与民族迁徙》,《新史学》(华东师范大学)第1期。
    ④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⑤  《汉书》卷94《匈奴传》。
 
载还有许多。《史记·匈奴列传》又说,匈奴当“秋马肥”时,则校阅兵力,有“攻战”之志。《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写道,汉军卫护内附之南匈奴单于,亦“冬屯夏罢”。这些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考察机动性甚强的草原游牧族的活动,确实不能忽视气候因素的作用。如果考虑到在农耕区的北界向南退缩的同时,江南地区则出现了中原人南下的移民热潮,从而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跃进,这一历史变化恰与气候逐渐干冷的趋向一致,其间关系也是发人深思的。①
 
黄河在西汉时期决溢频繁,对下游地区经济的破坏十分严重,而东汉时期河患明显减轻。自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主持治河之后,黄河出现了长期安流的局面。对于其原因,论者或以为王景的工程技术措施深合治导之原理,或以为东汉以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变成以畜牧为主,从而使水土流失程度大大减轻。②其实,除了充分重视人文因素之外,还应当看到以气候变迁为重要标志的生态条件的作用。黄河中游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原本即与以气候变迁作为条件的民族迁徙有关,而气候转而干燥寒冷对于洪水流量大小的直接影响,更是不应当忽视的。③
————————————————————
    ①  王子今:《秦汉气候变迁与江南经济文化的进步》,《秦汉史论丛》第6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版。
    ②  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