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秦汉“名田宅制”说——
夏国家形成的地理因素
秦汉社会性质的再思考
明代的地方官制
秦汉直道研究与直道遗迹
论唐代军队的地方化
统一新罗在东亚世界中的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
秦汉律令中的“完”刑
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
最新热门    
 
秦汉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状况

时间:2009-7-24 13:53:35  来源:不详
p;
    秦汉时代北边地区的大规模屯垦,也导致了当地生态条件的变化。《汉书·匈奴传》记载,“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匈奴“依阻其中”,“是其园囿也。”秦汉经营北边,动员军屯与民屯,移民规模有时一次就数以十万计。于是北边出现了“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景象。当时水土保持条件远较现今为好,山泉流量也很可观,因而新垦区“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⑤。可是不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垦殖却带来了消极的后果。两汉之际,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都发生了变化。王莽时“北边虚空,野有暴骨”⑥。东汉初年,北边屯垦形势曾有反复,但是不久又出现“城郭丘墟,扫地更为”⑦的情形。有的
——————————————————
  ①  史念海:《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平衡的失调及其影响》,《河山集》三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②  《史记》卷29《河渠书》。
  ③  《汉书》卷28(地理志)。


  ④  《汉书》卷29《沟洫志》。
  ⑤  《史记》卷29《河渠书》。
  ⑥  《汉书》卷94《匈奴传》。
  ⑦  《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李贤注引《东观记》。
 
学者经过对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汉代朔方郡垦区遗址的实地考察后指出,“随着社会秩序的破坏,汉族人口终于全部退却,广大地区之内,田野荒芜,这就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这时地表已无任何作物的覆盖,从而大大助长了强烈的风蚀,终于使大面积表土破坏,覆沙飞扬,逐渐导致了这一地区沙漠的形成。”“现在这一带地方,已经完全是一片荒漠景象”,“绝大部分地区都已为流动的以及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所覆盖。”个别地方,“沙山之高竟达50米左右。”时至今日,只有垦区遗址中汉代故城的废墟,以及分布甚广的汉墓群,成为汉代这一地区曾经有过大规模农业垦殖的历史见证。①
 
    据史念海先生分析,西汉一代在鄂尔多斯高原所设的县多达20多个,这个数字尚不包括一些未知确地的县。当时的县址,有1处今天已经在沙漠之中,有7处已经接近沙漠。“应当有理由说,在西汉初在这里设县时,还没有库布齐沙漠。至于毛乌素沙漠,暂置其南部不论,其北部若乌审旗和伊金霍旗在当时也应该是没有沙漠的。”土壤大面积沙化的情形各有其具体的原因,但是至少农林牧分布地区的演变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除了可以防风防沙的森林被破坏,沙漠于是可能因风扩展而外,草原也有减低风蚀的作用,“可是草原的载畜量过高,也会促使草原的破坏。草原破坏,必然助长风蚀的力量,促成当地的沙化。”②
——————————————————————
    ①  侯仁之、俞伟超、李宝田:《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汉代垦区》,《治沙研究》第7号,科学出版社1965年出版。
    ②  史念海:《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河山集》三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生态环境的变迁,可以对经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西汉时期,稻米曾经是黄河流域的主要农产。《汉书·东方朔传》说到“关中天下‘陆海’之地”,物产“又有粳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稻米生产列为经济收益第一宗。西汉总结关中地区农耕经验的《汜胜之书》曾经详尽记述了稻作技术。《汉书·昭帝纪》说到“稻田使者”,反映黄河流域的稻作经济当时受到中央政府的直接关注。东汉初年,渔阳太守张堪曾经“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①,也是有关两汉之际稻区北界的史料。狐奴,地在今北京密云、顺义间。当时稻米的分布形势,是和气候较为温湿的条件相适宜的。《汉书·食货志》载董仲舒上书说:“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令毋后时。”“宿麦”,据颜师古的解释,“谓其苗经冬”,应当就是冬小麦。《汉书·武帝纪》:元狩三年(前120年),“遣谒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据《史记·平准书》,是年“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然而以行政力量大规模推广冬小麦种植,又很可能与气候寒温的变化有关。元狩元年(前122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冻死。”②冬寒对次年种植水稻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