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孙中山与三大政策的制定
孙中山与西藏
武夷山与朱子游道
最新热门    
 
红罗山与元明战争

时间:2009-7-24 13:54:52  来源:不详
、全宁路地区,东连辽阳行省势力[8]。在至正后期的纷乱政争中,两大系统曾合作反对孛罗帖木儿,彼此无直接冲突。但早在至正二十六年,顺帝父子宿怨已深,太子甚至因扩廓跋扈“致被棰楚” [9],本人却又无法控驭扩廓,其对外谋求合作者,非也速、辽阳行省势力不可。其实,早在至正二十四年秃坚帖木儿进攻大都时,太子出奔的方向就是古北口外辽阳行省的势力范围“兴、松”一带[10]。太子与顺帝延续到上都的冲突,使两大系统逐步卷入政争。刘佶记录了北奔之初政争的爆发过程:

  “(1368年)七月……三十日,雨,车驾次鸡鸣山。辽阳行省左丞相也先不花奏至,请入觐,诏止之。”
  “八月……初二日……辽东参政赛因帖木儿率五千骑入觐,军容甚整,帝慰劳良久始已。”
  “初七日,左丞相失烈门卒。以辽阳行省左丞相也速不花为中书左丞相,以纳哈出为辽阳行省左丞相。”
  “十五日,车驾至上都……辽阳行省左丞相也速公献币二万匹、粮五千石至,始有自存之势矣。”
  “十七日,加纳哈出太尉……当时颇有议省行与枢臣龃龉者。时事至此,犹有朋党之见存。唏矣!”
  “二十四日,上都行枢密院副使乃蛮台入觐……以上都焚毁,置行枢密院于察罕脑儿,乃蛮公以上都留守改行枢密院副使,率万众追红贼余党,次第略平。至是,自军中入觐,上留其军为宿卫焉。”[11]

北奔之初,来自辽东的五千骑兵,无疑是造成也先不花和纳哈出升官的直接原因,而“辽阳行省左丞相”也速贡献钱粮,方使政权“自存”,显然,也速和辽阳行省的势力把持了政局。刘佶所谓“省行”当指代表“中书左丞相”的“辽东派”,“枢臣”应以刘佶跟从的知枢密院事哈剌章为代表。哈剌章曾参与诛杀孛罗帖木儿,跟随顺帝北奔,始终忠于北元皇室[12]。而顺帝对辽东势力的膨胀极为忌惮,早在北奔途中就拒绝了也先不花的入觐要求,对最早来投的“军容甚整”的辽阳骑兵仅仅“慰劳良久”,对来自草原的红军手下败将却留为宿卫,态度迥异。显然,政争是在代表跟随顺帝北奔官僚的哈剌章一派与结交太子、实力强盛的辽东官员一派之间展开的。
  此后来自南方的压力使形势突变。刘佶记道:

  “八月……二十六日,贼将薛显出古北口。古北口守将佥知枢密院事张益奔行在。”
  “九月初六日,哈剌公过予,言从臣闻贼出居庸关,意颇惶惶,有劝上北幸和林者,上迟疑不决。既而闻贼兵不出,事乃已。”
  “十一日,上召见群臣,询恢复之计。”
  “十月二十五日,封扩廓帖木儿为齐王,赐金印。”
  “十一月初一日,封也速为梁王,加太保。”
  “十二月初八日,始闻扩廓帖木儿败于保安之信。”[13]

十一月底,太子“出屯红罗山”,在闻扩廓败报之前。八月底古北口失守,上都东南方向受到威胁。后明军主力进攻山西,放弃出居庸关自大同攻太原的北路,沿太行山南下真定西入山西,扩廓帖木儿反而欲沿北路进袭大都。可见明军不出居庸关,使北元在有扩廓势力掩护的上都西南方向高枕无忧。皇太子出屯红罗山,既然在闻知扩廓败报之前,必然不是对付西南方向的威胁。观顺帝纳心腹宿卫以对抗辽东势力后,似羽翼逐渐丰满,居然要“询恢复之计”,并封扩廓、也速为王,拉拢扩廓以对抗太子——辽东势力的目的十分明显。而太子之出屯,或以借屏藩上都为名而欲独立于顺帝之举,最可能去向关系密切的东南方向也速势力范围——权衡说红罗山“也速驻兵在焉”即为明证——而不可能接近扩廓势力范围。
  由北元政权内部的政局,以及当时上都东南、西南的军事形势判断,太子所出屯的红罗山必然不在上都西南而在东南,并不存在一个上都西南的红罗山据点。顾祖禹重视红罗山与上都的依存关系,但忽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从而采用明显不可信的史料。
  和田清认为,权衡所传“也速驻兵”的红罗山,就是锦州一带的红螺山[14],与“东南”之说合。
  红罗山之名常见于金末,如木华黎从大宁方向进攻锦州张致,“进逼红罗山,主将杜秀降,奏为锦州节度使”[15],又如“石抹孛迭儿……与北京都元帅吾也兒,分领锦州红罗山北京东路汉军二万”[16],可证其为锦州地区的屯守要地。明代中期记载锦州以西的群山,如《大明一统志》:“弘螺山,在广宁中屯卫西六十里,一名虹螺。大小二山,绵亘东西百余里”[17],又《辽东志》:“锦州……虹螺山,城西六十里”[18],名称不同而实皆一地。而上引金末杜秀又称“红罗山寨主”[19],同时利州、锦州一带有红螺寨[20],明中期虹螺山之阳有虹螺县旧址[21]。凡此均证明:常见于金末的红罗山,就是明代中期的红螺山、虹螺山乃至弘螺山等等,名异实同,为锦州以西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