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
民族歧视对胡人汉化之影
十六国北朝的钱币问题
中国北方游牧业的起源问
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
十六国北朝佛教史学述略
十六字方针是『三个代表
中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糟
中国北方第一座蒙古族生
最新热门    
 
十六国北朝时期五行帝德推演所反映的不同正统观

时间:2009-7-24 13:55:12  来源:不详
清八表,侔勋古烈,此孤之心也,孤之愿也。君中州大族,冠冕之馀,宜痛心疾首,枕戈待旦,奈何以华夷之异,有怀介然。且大禹出于西羌,文王生于东夷,但问志略如何耳,岂以殊俗不可降心乎!”瞻乃辞疾笃,廆深不平之。瞻又与该有隙,该阴劝廆除之。瞻闻其言,弥不自安,遂以忧死。[12]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作胡人的臣民,大约是我们后代人很难想象的心理折磨,“以殊俗不可降心”的确是当时很多儒家士大夫的普遍心态。他们连降心作胡人官吏都难以接受,遑论亲自为将胡人纳入华夏正统寻找理由。但是,并非所有汉族士大夫都象高瞻那么固执,因为也有很多人为了安身立命,以及实现自我价值,不得不进入胡人政权。但以儒家那么固执的“华夷之防“思想,要让他们从反感到接纳,再到为胡人解决合法性危机,不经历一番内心冲突,是不可能的。所幸儒家的理论很完备,很有伸缩性,“夷狄之入于中国则中国之”的法宝可以用来安慰汉族士大夫。此所谓“中国之”可理解成“以中国人的标准要求之(汉化)”,也可以理解成“以中国人的待遇待之”。何况,若从“用夏变夷”的角度去看,将胡人纳入正统华夏秩序,是在“以中国人的待遇待之”的同时,给他们套上“以中国人的标准要求之(汉化)”的框框,为进一步汉化胡人奠定了基础。世界上的事,有正面就有反面,反之亦然。
  后赵:石勒于319年建都邺城(今河北临漳),称赵王。328年,“茌平令师懽获黑兔,献之于勒,程遐等以为‘龙飞革命之祥,于晋以水承金,兔阴精之兽,玄为水色,此示殿下宜速副天人之望也’。于是大赦,以咸和三年改年曰太和。”[13]可见其身边的儒生循了前赵的旧例,要为他推演帝德,但是却否定前赵的合法地位。似乎那时石勒并不愿意接受,事情没有很快定下来。后来大臣们“以功业既隆,祥符并萃”,极力劝他称帝,石勒也并没有称帝,只称赵天王,行皇帝事。按理他不该有帝德。但是,后来“侍中任播等参议,以赵承金为水德,旗帜尚玄,牲牡尚白,子社丑腊,勒从之。”[14]石勒的犹豫是为什么,不得而知。有一种可能性,即他不在乎合法性问题,因为他没有汉人那样根深蒂固的正统思想。打下天下,天下就是自己的,何关乎什么天命呢?石勒来自中亚,且无文化,汉化程度与匈奴刘氏不能比。《晋书 . 石勒载记》记载,石勒曾因为刘曜没有信守诺言,进石勒爵为赵王而发怒:“帝王之起,复何常邪!赵王、赵帝,孤自取之。”[15]他建国以后,将自己的族人称作“国人”,而且“讳胡尤深”,都说明他对华夏文化并不象其他胡人那么崇拜。这也是当时在胡人当中并不少见的一种观念,比如他的后继人石虎,就更加极端。只是石勒对在华夏之区如何治国安民毕竟很陌生,身边有很多儒家士大夫辅佐,在制定大政方针方面,还是会听从儒生们的意见。所以,在儒生们的再三催促下,他终于接受了五行帝德。
  从后赵儒生不承认前赵合法地位,还可以看到历史的另一面,儒生在对待胡人问题上采用“夷夏之防”和“用夏变夷”双重标准——他们对待自己的君主,是用“夷狄入于中国则中国之”的思路去包容,而转头对其他胡人统治者时,他们的思路立刻变成“华夷之防”,“华夷之辨”,绝不承认。换句话说,他们都把自己的君主当作独立的个案来处理,但胡人作为一个整体,他们是不接纳的。也可见这一时期虽然儒家士大夫接纳了胡族统治者,却并没有整体接纳胡人。其胸襟再是扩大了,也还是有限的。
  前燕:前燕政权最为汉化,所以252年慕容儁一称帝,就推演帝德。在选择什么为其帝德的问题上,还有一番争论。最初,因为燕国得到了西晋的传国玺,群臣便上言:“大燕受命,上承光纪黑精之君,运历传属,代金行之后。” [16]但是,《晋书 . 慕容儁载记》中却没有记载慕容儁是否选择了取代金行的决定,若是,则当为水德。这个答案却在同卷《韩恒传》才见到,引于下:

  (慕容)儁僭立,将定五行次,众论纷纭。(韩)恒时疾,在龙城。儁召恒以决之。恒未到而群臣议以燕宜承晋为水德。既而恒至,言于儁曰:“赵有中原,非唯人事,天所命也。天实与之,而人夺之,臣窃以为不可。且大燕王迹始自于震,于《易》震为青龙。受命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