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
民族歧视对胡人汉化之影
十六国北朝的钱币问题
中国北方游牧业的起源问
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
十六国北朝佛教史学述略
十六字方针是『三个代表
中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糟
中国北方第一座蒙古族生
最新热门    
 
十六国北朝时期五行帝德推演所反映的不同正统观

时间:2009-7-24 13:55:12  来源:不详
秦与北魏关系一向很密切,聘使往来频繁。姚泓被刘宋灭亡之后,其匈奴镇将姚成都与其弟和都举镇降魏。[32]明元帝拓跋嗣还特地下诏:“河东,河内有姚泓子弟播越民间,能有送致京师者赏之。”[33]可见当时拓跋嗣将拯救后秦宗室当作己任。笔者认为,这不但因为后秦与北魏关系密切,而且后秦是被刘宋灭亡的,它的灭国是整个北方的挫折。以此种情形推测,即便是一种对南方政权的姿态,北魏也应该表明继承后秦帝德的立场。高闾的考证是很可信的。即便高氏的考证不成立,按照十六国已经连续三次承认前朝帝德的趋势,北魏此时顺应潮流,重申土德,并加入承认后秦的内容,并不困难,也有利于胡人的整体利益。
  但是,孝文帝沉迷于推行汉化政策,很不屑与其他胡人为伍,且不说北魏可能有过重申土德,以继承后秦帝德,即便没有,他也生怕有瓜田李下之嫌疑,必欲彻底避开后秦而后快,再定帝德乃势所必然。再定帝德意味着改变祖宗成制,于是交与大臣讨论。孝文帝早已胸有成竹,这本来是一次走过场的讨论,但诚实的高闾还是说出了应该继承十六国传统的理由。他说:

  臣闻居尊据极,允应明命者,莫不以中原为正统,神州为帝宅。苟位当名全,化迹流洽,则不专以世数为与夺,善恶为是非。故尧舜禅揖,一身异尚;魏晋相代,少纪运殊。桀纣至虐,不废承历之叙;厉惠至昏,不阙周晋之录。(中略)燕承赵,水生木,故燕为木德;秦承燕,木生火,故秦为火德。(中略)故以魏承秦,魏为土德。[34]

有这些理由,再加上前引后秦灭亡后,北魏曾重申过土德,以示继承后秦帝德,高闾的主张是很合理的。他与韩恒的思路相同,主张“夷狄之入于中国则中国之”,承认前朝胡人政权的合法性。但是,秘书丞李彪和著作郎崔光等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的主要根据是:首先,神元帝与晋武帝交好。刘石起兵时,北魏先祖桓帝和穆帝是以抗击胡人,保护晋人为宗旨。以后诸帝也以消灭中原胡人为使命。司马氏灭亡之际,北魏正好建国,所以当继承晋德。其次,“自周之灭及汉正号,几六十年,著符尚赤。(中略)自有晋倾沦,暨登国肇号,亦几六十余载,物色旗帜,率多从黑。是又自然合应,玄同汉始。”其三,秦朝不为汉朝承认,十六国诸政权更不能获北魏承认。[35]这一派的意见无论哪一条都极其不合逻辑。晋朝倾覆之际,北魏还不曾建国,只是称代王,哪有资格继承西晋帝德?何况北魏初期对西晋的敌意已如前述,非常清楚,何来与西晋的友善关系?时间六十余年纯属牵强附会,从西晋316年灭国到登国元年(386)明明是七十整年。以汉承周德来比拟魏承晋德一说,更加无稽。汉朝只跳过秦朝,北魏则跳过了十六国三个帝德连续的朝代。何况真正把秦朝永远排斥在外的是王莽,而不是汉朝(见前)。不过,强词夺理之论本是无逻辑可以分析的。诸人最后还给主土派扣了一顶大帽子:“绍晋定德,孰曰不可,而欲次兹伪僭,岂非惑乎!” [36]讨论到了这种地步,已经不是平等对话。孝文帝本有倾向性,主水派的图穷匕首见,替他挡了所有反对者的言路,采用主水派的意见就毫无悬念。太和十六年(492)正月“诏定行次,以水承金。” [37]这次定五行次可以说是十六国北朝历史上一个新的转折点,即中原地区已经形成的承认胡人王朝正统地位的共识被推翻了(北魏初也不承认,但毕竟那时北魏地处偏壤,对中原政治的影响甚微)。当时还未迁都洛阳,但由此已可感觉到汉化措施来势很猛。虽然新的帝德定法看似更汉化,但却是将胡人推开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倒行逆施,辜负了十六国胡汉精英将胡人纳入华夏大家庭的共同努力。所以,除了孝文帝及其追随者以外,普通人可能都被得罪了,不但伤及鲜卑人,也伤及其他胡人。北魏末年几乎是全体胡人大反叛,是否有孝文帝将所有胡人排斥在华夏正统之外的因素,很值得深思。
  北齐:北齐取代东魏是“禅让”的方式,自然承认前朝胡人政权的合法性。但是正史上只记载北齐宣布取代东魏,却没有记载颁布新的帝德,非常令人费解。似乎北齐曾经有过推演帝德的尝试,但所得谶纬图瑞却很奇怪。550年文宣即位之日,也有“京师获赤雀,献于南郊”的记载。[38]按谶纬推演标准,赤雀呈祥,似乎该是应火德。隋朝建国时也有赤雀降临的记载,可以为佐证(见后)。但在五德推演中,北齐有这种符瑞却是不对的。出现这样不协调的符瑞,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北齐懾于宇文氏的威力,而不敢冒然行事。据《北齐书》卷三十《高德政传》记载,北齐文宣帝欲取魏而代之,遭到朝中很多大臣的强烈反对,杜弼的理由是:“关西是国家劲敌,若今受魏禅,恐其称义兵挟天子而东向,王将何以待之?”[39]也许正因为有此顾忌,文宣帝虽然坚持称帝,却以放弃继承魏朝五行帝德为妥协,以免惹怒宇文氏。儒生们弄出火德的符瑞,抑或是故意让推演帝德流产,以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定?只是,此机会再也没有了。北齐所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