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魏经学变迁与曹魏正朔
“修耕植,蓄军资”——
最新热门    
 
曹魏苛禁宗室政策考论

时间:2009-7-24 13:55:13  来源:不详
已还,三十余人。今部曲皆年耆,卧在床第,非糜不食,眼不能视,气息裁属者,凡三十七人。疲瘵风靡、疣盲聋聩者,二十三人。惟正须此小儿,大者可备宿卫,虽不足以御寇,粗可以警小盗。小者未堪大使,为可使耘锄秽草,驱护鸟雀。[4]

由此可见,曹植虽有藩王之名,实际上初封时仅有军队150人,且皆为老弱。至明帝时剩下行将朽木者五六十人。原有“士子”五百人,但前后三次征调已尽,王国内真正可用者“惟尚有小儿七八岁已上、十六岁已还,三十余人”。即便如此,明帝仍要下令征调。《三国志·曹植传》明言:“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僚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其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由此可以说,曹魏诸王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领兵权。
  (二)曹魏诸王封土屡徙
  曹魏王朝不仅对诸侯王采取不能领民、领兵的“虚封”之制,而且频繁徙封。曹魏宗室迁转之频,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恐怕都是罕有其比的。现据《三国志》卷一九、二○所载诸王徙封的史实,对此略作说明。曹彰,曹丕弟,建安二十一年始封鄢陵侯,曹丕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朝会京师,暴薨。其子楷嗣,“徙封中牟”;五年,“改封任城县”;太和六年,“复改封任城国”;青龙三年,“削县二千户”;正始七年,“徙封济南”。曹植,曹丕弟,建安十六年始封平原侯,十九年改封临淄侯,曹丕得王位,“植与诸侯并就国”;黄初二年,受污陷,贬爵安乡侯;不久改封鄄城侯;黄初三年,立为鄄城王;黄初四年,徙封为雍丘王;明帝太和元年,徙封浚仪;太和二年,复还雍丘;太和三年,徙封东阿;太和六年,“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曹丕父子对曹植监控尤严,黄初、太和年间几乎年年改封、徙地。对这种非人的待遇,曹植内心深处是极为不满的,他在《迁都赋序》中说:“余初平原,转出临淄,中命鄄城,遂徙雍丘,改邑浚仪,而未将适于东阿。号则六易,居实三迁。连遇瘠土,衣食不继。”又如中山王曹衮,他于建安二十一年始封平乡侯,第二年改为东乡侯、赞侯;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进位北海王,四年改封赞王;黄初末徙封濮阳,太和二年就国,太和六年又改封中山王。曹衮的情况很能说明问题,他以谨重几为曹丕父子树为楷模,但依然徙封不断,其它诸王的情况便可想而知了。因此,由上述三例,足见曹魏宗室居无定所的狼狈之状。前引《袁子》所谓“位号靡定,大小岁易”,确是实情。
  曹魏王朝之所以对宗室诸王采取频繁的迁徙政策,其目的是防止诸侯长期居住一地,与地方势力交结。而在频繁的迁徙过程中,诸侯王的精神不断受到摧残和折磨,而且他们的徙封之地,往往条件很差,几年中便徙封一次,一切都难以经营,甚至连最码的生活都难以为继。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徙封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流放,一些人在不停的迁转中消耗掉了锐气与生命。《三国志·曹植传》便说:“十一年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其他诸王虽没有曹植这样强烈的心理反应和怨愤之情,但他们也大多郁郁寡欢,心气难平。
  (三)诸王“无朝聘之仪”,严禁交结
  曹丕得位,把宗室诸王公皆赶到封地,目的是让他们远离权力中心。也是为了这一目的,他不允许诸王定期朝会。《晋书》卷二一《礼志下》载:           

  魏制,藩王不得朝觐。魏明帝时,有朝者皆由特恩,不得以为常。

《通鉴》卷七二也载:“黄初以来,诸侯王法禁严切,至于亲姻皆不敢相通问。”可见这一制度是曹丕明确下来的,魏明帝也说:“高祖践阼,祗慎万机,申著诸侯不朝之令。”[5]此制使诸王完全与世隔绝,不要说参与军政,甚至连起码的人伦亲情也不能满足。因此,长期的封地生活,使他们倍受情感上的折磨。曹植太和五年所上《求通亲亲表》,对此有非常真切的表达:                           

  至于臣者,人道绝绪,禁锢明时,臣窃自伤也。不敢乃望交气类,修人事,叙人伦。近且婚媾不通,兄弟永绝,吉凶之问塞,庆吊之礼废,恩纪之违,甚于路人;隔阂之异,殊于吴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