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魏经学变迁与曹魏正朔
“修耕植,蓄军资”——
最新热门    
 
曹魏苛禁宗室政策考论

时间:2009-7-24 13:55:13  来源:不详
更替。这是有感于司马懿势力的日渐扩大和刘放、孙资等专断中枢而言的,可谓有识之言。令人遗憾的是,明帝对曹植的警醒之言并未在意。
  与此同时,一些朝臣也向明帝提出了这一问题,希望他改变苛禁宗室的政策。如《三国志·魏书·杨阜传》载:“时雍丘王植怨于不齿,藩国至亲,法禁峻密,故阜又陈九族之义焉。”杨阜是配合曹植的上书,要求改善“法禁峻密”的现状。栈潜也上书谈论这一问题,《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附栈潜传》载:

  昔秦据殽、函以制六合,自以德高三皇,功兼五帝,欲号谥至万叶,而二世颠覆,愿为黔首,由枝干既扤,本实先拔也。盖圣王之御世也,克明俊德,庸勋亲亲;俊乂在官,则功业可隆,亲亲显用,则安危同忧;深根固本,并为干翼,虽历盛衰,内外有辅。昔成王幼冲,未能莅政,周、吕、召、毕,并在左右;今既无卫侯、康叔之监,分陕所任,又非旦、奭。东宫未建,天下无副。愿陛下留心关塞,永保无极,则海内幸甚。

栈潜以周制为例,主张在中央与地方皆重用宗室,“深根固本,并为干翼,虽历盛衰,内外有辅”。栈潜实际上是看到了曹魏统治深刻的危机,暗示着异姓权臣对曹魏的颠覆。
  对这一问题说的最清楚的是曹魏的直臣高堂隆。景初元年,高堂隆疾笃,口占上疏引曾子之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说:“臣寝疾有增无损,常恐奄忽,忠款不昭,臣之丹诚,愿陛下少垂省览!……臣观黄初之际,天兆其戒,异类之鸟,育长燕巢,口爪胸赤,此魏室之大异也,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可选诸王,使君国典兵,往往棋峙,镇抚皇畿,翼亮帝室。昔周之东迁,晋、郑是依,汉吕之乱,实赖朱虚,斯盖前代之明鉴。”[28]高堂隆在临死前,无所顾忌,一语道破了当时的危急状况,其根源是文帝黄初之际禁锢宗室、用异姓造成的,要求明帝解除对诸王的禁锢,使他们参政、典兵,“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胡三省说:“司马氏之事,隆固逆知之矣。”[29]确实, 这里的“鹰扬之臣”正是指的司马懿及党羽。东晋习凿齿说:“高堂隆可谓忠臣矣。君侈每思谏其恶,将死不忘忧社稷,正辞动于昏主,明戒验于身后,謇谔足以励物,德音没而弥彰,不可谓忠且智乎!”[30]高堂隆确是曹魏之忠臣。
  对这些朝臣的谏诤之言,特别是高堂隆的忠告,不能不使魏明帝有所触动,他似乎也感到问题的严重性,觉察到了司马懿潜在的危胁。据《三国志·魏书·陈矫传》注引《世语》:“帝忧社稷,问矫:‘司马公忠正,可谓社稷之臣乎?’矫曰:‘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魏明帝以司马懿是否“社稷之臣”问陈矫,实际上表明他内心对司马懿的怀疑。他也考虑任用亲属掌军政,排斥异姓权臣。《三国志·魏书·刘放传》注引《孙资别传》载明帝与资言:

  吾年稍长,又历观书传中,皆叹息无所不念。图万年后计,莫过使亲人广据职势,兵任又重。今射声校尉缺,久欲得亲人,谁可用者?             

但孙资表示对宗室要慎用,并为司马懿专权开脱,他说:“若诸侯典兵,力均衡平,宠齐爱等,则不相为服,意有异同。今五营所领见兵,常不过数百,选授校尉,如其辈类,为有畴匹。至于重大之任,能有所维纲者,宜以圣恩简择,如平、勃、金、霍、刘章等一二人,渐殊其威重,使相镇国,于事为善。”这是阻挠明帝用宗室亲属。景初二年(238)十二月,明帝疾笃, 他先确定了一个以燕王曹宇为首的宗室顾命集团,将司马懿排除在外,《三国志·魏书·刘放传》明载:“帝寝疾,欲以燕王宇为大将军,及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辅政。”《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燕王宇传》亦载:“明帝少与宇同止,常爱异之。及即位,宠赐与诸王殊。青龙三年征入朝。景初元年,还邺。二年夏,复征诣京都。冬十二月,明帝疾笃,拜宇为大将军,属以后事。受署四日,宇深固让;帝意亦变,遂免宇官。”明帝本欲以燕王宇等总揽军政,“属以后事”。但诸人“受署四日”便皆免职,真的是曹宇“深固让”?或者是“帝意亦变”?其实这都是史家的托词,其关键在于刘放、孙资乘明帝气绝之机,屡屡篡改诏令,迫使明帝罢免燕王宇诸人,急召领兵在外的司马懿入京,确立了宗室曹爽与世族代表司马懿共同辅政的格局。因此,在燕王宇“受署”的四天里,他们与刘放、孙资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但最终他们失败了,这样,明帝以“亲人广据职势,兵任又重”的打算落空了。对此,笔者已有专文考论,此不赘述[31]。
  正始年间,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曹爽组建了以其兄弟、何晏、夏侯玄等为核心的政治集团,而司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