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我和隋唐、中亚史研究
第13课  欧洲、日本经济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
从唐圭璋先生的两封信看
最新热门    
 
从唐、日本及新罗典籍中有关的称谓看三国对渤海的认识

时间:2009-7-24 13:55:13  来源:不详
《旧唐书》“渤海靺鞨传”便属于这种情况。正如金毓黻先生所指出的,“大氏之先世,因居于高丽北部近粟末部之旧壤,起是否与高丽别种,当撰旧唐书时已不能详,故称之曰高丽别种,谓尚与高丽正胤有别也”[28]。即渤海与高句丽,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而且,《旧唐书》很明确地将渤海靺鞨和高丽分别置于北狄与东夷两个不同的部类中。
  至此,拟就本节提出的问题作一回答:唐王朝册封大祚荣渤海郡王,的确与渤海高氏、与渤海郡望有关;但这只是唐王朝的一项政略,其目的在于利用渤海高氏、渤海郡望从对外宣传上切断大祚荣的政权与高句丽之间的关联。唐王朝真正关心的,不在于大祚荣是高句丽人还是靺鞨人,而在于大祚荣的政权会不会再像高句丽一样对其天下秩序构成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说,渤海国号的确定,实际上反映了唐王朝对渤海的基本态度。

  4,中原史料中的“渤海高氏”与渤海国

  渤海国与唐内地渤海在称谓上的近似,使得将唐内地渤海出身的高姓混同为渤海国人的事例屡见不鲜。例如有人在列举唐朝起用异民族出身的人充当节度使时,选了高崇文与高承简;又在论述渤海国与山东李正己独裁政权的关系时,将李正己幕僚高沐视为渤海国人[29]。事实上,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高崇文,如果细查两唐书的有关人物传记,便可知这几人均为唐人而非渤海国人。诸如此类的误认还是比较容易发现和澄清的,问题是,还有些情况属于不能立即判断究竟属于唐或渤海哪一方的,这就不得不作更多的工作。因为此类张冠李戴的错误如不及时纠正,会给渤海史研究造成混乱,使人远离渤海史的真实。破旧说并不是终极目的,关键在于还原一个客观的渤海史。
  713年,大祚荣接受唐王朝招安,作为一个羁縻州纳入唐的册封体制。对这个羁縻州,刘昫《旧唐书》作“渤海靺鞨”,欧阳修《新唐书》作“渤海”,分别收入北狄传;而渤海县,则归在地理志棣州条下,可见,两唐书都是将羁縻州与唐的内属州明确分开的。关于唐内属州的渤海,汉代时称勃海郡(《后汉书》志二十“郡国二”),隋时称渤海郡(《隋书》卷三十“地理中”)也就是说,作为郡县的渤海,远远早于羁縻府州的渤海[30]。这就提醒人们在作渤海研究时要避免将两者混为一谈。
  关于渤海国,从中原方面有关记载较为集中的《新唐书》《旧唐书》《册府元龟》《通典》《唐会要》《旧五代史》等基本史料来看,大体有“渤海”“渤海靺鞨”“靺鞨渤海”和“靺鞨”等几类称呼。不过这些称呼都限定在与有关渤海国的、诸如“北狄传”“外臣部”等所谓夷狄传的范围内,出场人物均为渤海国人无疑。问题是,在上述渤海传等之外的文献及记录中出现的“渤海”及“渤海人”该如何看待呢?
  九世纪敦煌的教僧侣及豪族子弟的私塾使用的《开蒙要训》《兔园策》等教科书,传入日本,收在藤原佐世编修的汉籍目录《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中。在这册目录中有由“渤海高峻”编纂的《小史五十卷》。该书卷一三“杂史家”条提到“小史五十卷(渤海高峻撰起五帝讫唐初)”。就有学者认为此处的高峻是渤海国人,因而将该段记事作为日本平安时代汉籍经由渤海国传入日本的一个例证[31]。查《新唐书》卷五十八“艺文志”,有这样一段记述:

  凡集史五家、六部、一千二百二十二卷(高峻以下不著录三家四百四十卷)。梁武帝通史六百二卷。李延寿南史八十卷。又北史一百卷。高氏小史一百二十卷(高峻、初六十卷。其子迥釐益之。峻,元和中人。)

以上两则史料涉及人物均称做高峻,比较看来,著述内容,《日本国见在书目录》简化为“小史”,《新唐书》“艺文志”则为“高氏小史”;两高峻承担编撰部分上看,前者为“五帝至唐初”,后者为“初六十卷”,可理解为最初的六十卷,虽然数字上稍有出入,年代上则是很接近的。因此《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中的高峻与《新唐书》艺文志中的高峻当为同一人。《新唐书》“艺文志”载高峻为元和年间(806~821)人,这就为高峻的身世提供了一点线索。“艺文志”采唐纪年,高峻为唐人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就其从事高氏家族史编纂这一业绩来看也应当出自名门望族。结果,《新唐书》卷七十一下“宰相世系一下”中有“峻,殿中丞蒲州长史”字样,追溯此高氏世系,有如下记载,

  高氏出自姜姓,齐太公六世孙洪文公赤,生公子高,孙傒,为齐上卿,与管仲合诸侯有功,……十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