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我和隋唐、中亚史研究
第13课  欧洲、日本经济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
从唐圭璋先生的两封信看
最新热门    
 
从唐、日本及新罗典籍中有关的称谓看三国对渤海的认识

时间:2009-7-24 13:55:13  来源:不详
孙洪,后汉渤海太守,因居渤海蓨县。洪四世孙褒,字宣仁,太子太傅。褒孙承,字文休,国子祭酒,东莞太守。生延,字庆寿,汉中太守。延生纳,字孝才,魏尚书郎,东莞太守。纳生达,字式远,吏部郎中,江夏太守。四子约、乂、隐、汉。隐,晋玄菟太守。生庆,北燕太子詹事,司空。三子:展、敬、泰。展,后魏黄门侍郎,三都大官。二子:讜、颐。讜,冀青二州中正、沧水康公。二子:祚、祐。祐字子集,光禄大夫,建康灵侯。二子:和璧、振。

    同书宰相世系一下又载,

  泰,北燕吏部尚书、中书令。二子韬、湖”

  唐代高氏按郡望分为若干支,其中,渤海高氏出自姜姓,到后汉高洪一代,官至渤海太守,因此定居渤海蓨县。渤海高氏盖由此而来。至高庆时,任北燕太子詹事、司空。生三子展、敬、泰。高泰后任北燕吏部尚书、中书令。生二子韬、湖(《新唐书》卷七十一下“宰相世系”)。据同书宰相世系表载,高湖做过“后魏宁西右将军”。关于此高湖与高泰之子高湖间的关系,《魏书》卷三十二“高湖传”载,“字大渊,渤海蓨人也。祖庆慕容垂司空;父泰吏部尚书。第三子谧,字安平,有文武才度,……高宗深重之。”“长子树生,……追封渤海王”。可知两高湖为同一人。
  蒲州长史高峻是高湖的六世孙,在高峻后世子孙中又见到其子高迥,“迥,余杭令”(均见《新唐书》宰相世系付高氏世系表)。由此可知艺文志中的高峻与编撰高氏家族史的高峻确系同一人,乃唐代名门望族渤海高氏[32],与渤海国丝毫无关。由此可见,不能一见“渤海人”“渤海某公”等字样,就认定与渤海国有关。
  那么唐代中原史籍对渤海国出身的人物是如何记述的呢?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四上“李怀光传”载,

  李怀光,渤海靺鞨人,本姓茹。父常,徙幽州,为朔方部将,以战多赐姓,更名嘉庆。……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一“李怀光传”载,

  李怀光,渤海靺鞨人也。本姓茹,其先徙于幽州,父常为朔方列将,以战功多赐姓氏,更名嘉庆。怀光少从军,以武艺壮勇称,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礼之益厚。……大历(766-779)六年,兼御史大夫,……

两唐书对李怀光明确指为“渤海靺鞨人”,李怀光传是考察中原王朝对渤海认识的一条重要资料。有唐一代,以蕃夷出身封李姓的所谓“外族”人数不少。又从其生活的时代看,李怀光无疑是渤海国人。
  而且,其他异民族出身而受唐重用为官的人,中原正史都在各传开篇明确记载。例如在唐的旧高句丽人王族以及高级军将泉男生、王毛仲、王思礼、李正己、高仙芝(《新唐书》卷一百一十“泉男生传”;卷一百四十七“王思礼传”;卷一百三十五“高仙芝传”;卷一百二十一“王毛仲传”;卷二百一十三“李正己传”);靺鞨出身的李多祚、李谨行(卷一百一十“里李多祚传”;卷一百一十“李谨行传”);奚人出身受赐张姓的张孝忠、张茂昭(《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张孝忠、张茂昭传”)等。
  可见,在中原典籍中,唐对内地渤海人,与渤海之前的靺鞨以及渤海建国之后的渤海人都自有一套固定的表述系统,旨在区别华夷。

  二,日本对渤海的认识

  渤海立国两百多年间,出于对周边靺鞨诸部族征服与统治、以及与南邻新罗抗衡等需要,与东邻日本在国交名目下展开了积极的往来。而同时,日本也很重视对渤海关系。以往的研究在论及日本渤海关系的历史地位时,多评价日渤通交是日唐交通的中介,即相对于与大唐,日本与渤海只是对日唐关系一种副次的和补充的作用。然而实际上,在日本,对渤海通交完全是独立运作、自成体系、且目的性明确的政治行为,这就是树立“东夷的小帝国”形象,指望渤海象对唐王朝一样,对日本行朝贡之礼,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内外秩序。在渤日通交开始的八世纪,日本与唐虽有往来,但并无国交关系,而且,尽管日本对唐外交的理想是平起平坐,但在现实中仍要奉唐为大国,完全不可能保持对等外交。近邻新罗虽与日本有往来,却拒绝作日本的朝贡国,日罗关系始终没能够满足日本的要求,因此,日本便把希望寄托于主动来日的渤海。这一背景决定了日本对渤海外交的基调,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日本对渤海的认识。

  1,日本史料中的“靺鞨国”与渤海

  渤海首次遣使日本究竟在何时,分歧为两种意见,即720年说与727年说。支持两说的分别为以下两条史料,

  A.《续日本纪》卷八养老四年(720)正月丙子条 遣渡岛津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