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反纳粹运动中的歌德勒团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清代史馆的人员设置与管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论清末版权法律文本的出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清代刑案中记录的蒙汗药
最新热门    
 
论清代的人口流动和婚姻地域圈的关系

时间:2009-7-24 13:55:16  来源:不详
寸土以作养生的情况下,纵使本人有意在客地成亲安家,也很难会有可心的女子嫁他。上面说到的胡淑远、刘思贤的婚姻,很可说明问题。在档案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婚嫁情况,即男女同是寄籍者,安徽当涂人孙圣良和湖广女子于氏的婚姻便属于此类。孙于二人均客居江苏江宁县(今南京市)。于氏原夫去世,生活无着落。孙年届40,孤身飘泊在外。一个需要经济支持,另一个缺妻子照料生活,于是两人就合在了一起。[12]山东掖县人范福亮,寄居热河多年,眼看年近50还孑然一身,实在孤苦难熬。那一年,邻近的樊氏死了丈夫,留下9岁和11岁两个男孩,没有劳动力,生活陷于绝境。范便以聘银6两娶了46岁樊氏,同时也把两个儿子带了过来。[13]再一种类型像河南长葛人蕙,移居裕州佃田度日,恰好与从山东到裕州佃田的孙二相识。孙二有个17岁的女儿待嫁,见秦年岁相当(时年19岁),人又老实,双方均在客地,命运相同,结成亲戚,可以多个帮手,从而促成了这宗婚姻。[14]广东应德人全进,在广西娶陈观娇为妻,也是因为陈的父亲同是从应德迁居广西的客民。[15]
  在一些地旷人稀的地区,人们因为缺乏劳动力也有把客民作为人力资源招来作女婿的。西北的陕西、甘肃一带,女少男多,外来客民把女儿嫁与土著户,换得土地耕种。光绪《靖边县志稿》:“近来地荒人稀,土民多占绝产,然力不能垦;东路客民携眷迁居,并有以女易地者”,便是例子。再比如,档案中有四川隆昌人周国启,娶寄客户湖北麻阳人成氏为妻;张曾龙娶外来户湖南宜章人萧氏为妻,等等。那是成、萧二氏父母进川后,想依藉周、张土著户的力量,在当地立下脚跟。[16]当然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总的说来,人口流动对打破相对封闭的婚姻环境是有作用的。不过因为他们中相当部分属于赤贫或少产者,一些土著户又常常排斥他们,不得已只好降格以求,反映在婚姻质量上,也不尽如人意。

三、群居客民的婚姻

  移民者婚姻的另一种情况,是在某些地区,由于连续不断移民,形成一个或几个相对集中的客民群落。这些人很多是携带家口进入的,在婚姻关系上往往呈现出地区移动了,可婚姻的选择上仍停留在原来不大的圈子范围内。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四川省。清代四川是个移民大省,从顺治年间一直沿续到乾隆初年,沿边各省如两湖、陕西以及广东、江西、福建等等,有大批居民进入,而且很多是全家或同里、同姓家庭先后迁居的,出现了像“湖广填四川”等等的说法。[17]他们进川后,常集中居住,自成一统,甚至出现一个新的相对封闭群体。比如移居金堂县的百姓,有从两湖、江西来的,也有从广东、福建来的,他们各自结群,“大都知此而不知彼也”。[18]东边的云阳县,夹着瀼水分作南北两岸(应为东西两边),南岸是明朝洪武时从湖北麻城、孝感迁来的,清代成了土著老户;北岸则是康熙、雍正年间迁入的寄籍户,其中以两湖人士最多。他们迁移时间不同,形成的风俗习惯也有差别,大致南岸俭而北岸奢。[19]相互关系既是如此,人们之间当然很难有婚姻关系了。川南叙州府所属的南溪县,粤、闽、湘、赣移民“插占”聚居,有的还自称为麻城乡、孝感乡,官府为了方便管理,专门设立客长加以约束,“各省侨民自为婚姻”。[20]四川的不少地方志在谈到婚礼、婚俗时,常作如此记载:

  川省五方杂处,各从其乡之俗;
  婚礼,五方之民各从其俗;
  吴闽秦楚良民“咸来受廛”,颇杂五方之俗。[21]

上述记载明白地显示了,客民为保持原先的生活传统,在婚姻选择上,多数仍以同乡近里为基轴,围绕进行的。这里再举个个案例子:湖北蒲圻人涂宏亮一家迁居四川云阳后,稍稍立起家业,便带儿子回原籍娶妻。当重返云阳时,随同的除涂氏父子和新媳妇外,还有姻亲芮氏,以及周、王等家。他们在云阳,比邻而居,互相嫁娶,形成独自的婚姻圈。[22]但由于客地毕竟不是原居地,人数有限,初来乍到,社会关系不广,特别是有的来自多个地方混杂居住的村落,在土著居民不情愿接纳的情况下,他们只得在客籍居民间互择配偶,出现一种客客相配的婚姻格局。
  类似四川的情况,在其他地方也有。陕南、汉中、兴安和鄂西的秦岭、大巴山区,从乾隆时候起,陆续有好几百万外地人户进入。他们中很多都携老扶幼,全家同来;或亲戚乡曲,接踵聚族而居。[23]陕西乾隆《雒南县志》说的“婚姻必择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