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
“八王之乱”爆发原因试
后金八王共治国政制研究
“八王之乱”与禁卫军权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财政
最新热门    
 
八王之乱中的寒门人士

时间:2009-7-24 13:55:24  来源:不详
子,以消除隐患。贾后果然派人毒死太子,遂使孙秀的计谋得以顺利实施。司马伦、孙秀策动禁军将领起兵废黜并杀死贾后及其党羽,同时除去张华等与己不睦的执政大臣,控制了朝政大权。在利用权力排挤及诛除异己后,在孙秀的怂恿及策划下,司马伦于永康二年(公301年)正月废黜了在位多年但一直受制于人的晋惠帝,自己登上皇位。
  孙秀则由于拥戴之功而被任命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实际控制了朝政大权。“(孙)秀住文帝(司马昭)为相国时所居内府,事无巨细,必谘而后行。(司马)伦之诏令,秀辄改革,有所与夺,自书青纸为诏。”[4]但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同年三月,出镇方面的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等分别起兵,共同讨伐司马伦的篡位行动。四月,诸王军队逼近洛阳,禁军将领兵变,孙秀、司马伦等先后被杀,晋惠帝又重登皇帝宝座。
  除孙秀外,通事令史张林、华林令骆休、尚书左丞王舆等在赵王伦举行宫廷政变及执掌朝政大权后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齐王司马冏率军进入洛阳后,被任命为大司马,执掌朝政,其从事中郎葛旟等心腹都被封为县公,参预朝政的决断。由于齐王司马冏的专权,使其与在外统领重兵的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之间矛盾激化,二王再次率兵进攻洛阳。司马冏召集百官商议,尚书令王戎建议司马冏让出朝政大权,以避免冲突;葛旟认为退让是死路,只有发兵征讨,并应斩杀提议退让者。百官震惊失色,王戎假装药性发作,掉到厕所内,才免除杀身之祸。
  成都王司马颖是八王之乱的主角之一,而许多重大决定都源于为其出谋划策的卢志。卢志在任邺县县令时已得到司马颖的赏识,当齐王冏起兵讨伐赵王司马伦时,派使者联络司马颖,司马颖采纳卢志的意见,与齐王冏等联合讨伐篡位的司马伦,并任命卢志为幕僚之首的左长史。当前锋战败,人心浮动,有人提议退兵时,卢志力主派精兵连夜进攻,终于取得大胜,决定了司马伦的覆灭命运。在取胜后,司马颖又依从卢志的意见,不以功劳自居,且借其母程太妃染病而返回驻地邺城,拒绝留在洛阳辅政,从而暂时避免了与齐王冏之间的直接冲突,赢得朝野上下的称誉。因而史书称:“(司马)颖形美而神昏,不知书,然器性敦厚,委事於(卢)志,故得成其美焉。”[5]不过以后司马颖日益骄奢,不再听从卢志的建议,委任身边的宦者孟玖等人,为与齐王冏、长沙王乂争权而不惜大动干戈,失去人心,终至败亡。
  河间王司马颙左右的李含与张方也在动乱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赵王司马伦篡位后,镇守关中的司马颙没有像其他宗室那样起兵讨伐,而是派军为司马伦助阵,正是听从了李含的建议。“颙诛(起兵反抗赵王司马伦的)夏侯奭,送齐王冏使与赵王伦,遣张方率众赴伦,皆(李)含谋也”[6]不过在得知齐王冏军势强盛后,司马颙又派李含统军追上张方,反戈一击,加入反对赵王伦的阵营。而李含诡称领受密诏,说动司马颙讨伐齐王冏,则是第二次宗室大混战的主要起因之一。张方作为司马颙的主要战将,统军两次攻入洛阳,杀死司马颙的政敌长沙王司马乂,并将晋惠帝劫持到长安。张方统率的军队曾一度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武装力量,使司马颙不仅独揽朝政,且拥有废立皇位继承人的权力。在将晋惠帝劫持到长安后,张方本人也被任命为中领军、录尚书事、领京兆太守,集军权、政权及地方行政长官于一身,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除去上述诸王身边的心腹外,禁军中下级将领和宫廷侍卫武官在动乱,尤其是宫廷政变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贾后在阴谋诛杀辅政的外戚杨骏时,就依靠殿中中郎孟观、李肇等,一举成功。李肇后来又参预了楚王司马玮起兵杀死汝南王司马亮的行动。赵王司马伦能成功地进行宫廷政变,诛杀贾后及其党羽,也在于其得到司马雅、许超、士猗、闾和等禁军将领的支持。淮南王司马允起兵反抗赵王司马伦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原本奉诏出宫协助司马允的司马督护伏胤被赵王司马伦一方所收买。长沙王司马乂在率领禁军与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交战时,东海王司马越看到洛阳城中兵疲粮尽,就与朱默等禁军将领合谋,将司马乂缚送金墉城,交给张方处死。
  由于禁军将领在历次宫廷政变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成都王司马颖在除去长沙王司马乂后,“遣奋武将军石超等率兵五万屯十二城门,殿中宿所忌者,颖皆杀之;悉代去宿卫兵。”[7]但这些措施并未起到预期的作用,当成都王离开洛阳后,东海王司马越仍与右军将军陈眕及长沙王乂的旧部上官巳等统率禁军奉晋惠帝起兵讨伐成都王颖。即使晋惠帝已被劫持到长安,留在洛阳的禁军将领还曾先后两次借被废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