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
“八王之乱”爆发原因试
后金八王共治国政制研究
“八王之乱”与禁卫军权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财政
最新热门    
 
八王之乱中的寒门人士

时间:2009-7-24 13:55:24  来源:不详
羊皇后的名义起兵,只是很快就被镇压下去。[8]东海王司马越为根除这种隐患,借禁军将领多在历次政变中得到封赏,上奏请将已封侯爵的都解除侍卫职务,“时殿中武官并封侯,由是出者略尽,皆泣涕而去。乃以东海国上军将军何伦为右卫将军,王景为左卫将军,领国兵数百人入宿卫。”[9]尽管此举较为彻底地解决了禁军的问题,但西晋政权也已到了风雨飘摇的最后境地,很快即土崩瓦解。

二、活跃人物的阶层归属

  上节已大致叙述了那些在八王之乱中推波助澜的活跃人物,本节主要分析他们的阶层归属。由于这些人在史书中大多未设专传,其事迹散见于各种史籍,因而只能从中粗略地勾勒出其大致归属。
  在上述人物中,可以明确为士族高门的是卢志与石超。卢志,幽州范阳涿县人,属这一时期的著名士族高门之一,其曾祖父卢植为汉末大儒,且出任要职;祖父卢毓历任曹魏吏部尚书、尚书仆射、侍中、司空;伯父卢钦任西晋尚书仆射、侍中;父亲卢珽为西晋卫尉卿。卢志家世显赫,本人又有才干,在动乱中应成都王司马颖之辟遂成为其谋主。
  石超,冀州渤海南皮人,在汉魏时期其家族地位并不显赫,其祖父石苞在曹魏后期地位上升,成为方面大员,又是西晋的开国元勋,历任大司马、司徒,封郡公;叔父石崇曾任散骑常侍、侍中,又出镇方面,且是西晋争奇斗富奢靡之风的代表人物;属于魏晋时期的新兴士族高门之一。不过石超的父亲石乔虽曾任尚书郎、散骑侍郎,但因事被废黜后一直未再出仕,在家族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在石崇被孙秀杀死后,石超投靠成都王司马颖,成为其统军大将。
  李含,原籍为州陇西狄道人,侨居在雍州始平郡。其家世寒微,因才干得到某些当权者的赏识,被州郡举荐为孝廉、秀才,历任州别驾、秦国郎中令、始平令,还曾任始平郡中正,显然已经属于士族。不过,尽管他已进入士族,但并不属于当时控制政权的士族高门,在当时人的表章中仍被称为“寒门”。他在进入仕途前后,还曾屡次受到一些士族高门的排挤打击。[10]
  公孙宏,在事件发生时任楚王司马玮长史,“初,谯人公孙宏少孤贫,客田於河阳,善鼓琴,颇能属文。(潘)岳之为河阳令,爱其才艺,待之甚厚。”[11]反映出公孙宏家世贫寒,且缺少宗族、亲戚的支持,离开自己的乡里,在外求生,其处境与李含有近似之处。其职位虽不低(楚王司马玮时任卫将军,长史为六品),但未曾出任中正,看来社会地位似还稍低于李含。
   张林,常山真定人,其曾祖父张燕在曹魏时曾任平北将军,封侯,且子孙世袭,但从张林所任官职(通事令史,八品)等目前所能见到零散记载来看,这一家族显然不属于占社会主流的士族高门,[12]张林所任职与这一时期另一寒门人士刘卞在被降品(由四品降至六品)后所任职相近,[13]则他的乡品亦当较低,属位于士族底层的寒士。
  孙秀,琅琊人,最初为郡国小吏,已知其曾先后服侍过潘岳、司马伦(当时被封为琅琊王),从其出身所任职来看,为不入于士流的寒人。但其在任郡国小吏时,曾得到中正王衍的品评,因而跨越了士庶界限,其在随司马伦迁徙到赵国后出任国侍郎(八品),正是由于得到了乡议品第。[14]
  张方,河间人,“世贫贱,以材勇得幸于河间王颙,累迁兼振武将军。”“初,(张)方从山东来,甚微贱,长安富人郅辅厚相供给。及贵,以辅为帐下督。”[15]虽然因其在“八王之乱”中手握重兵,曾历任要职,但在动乱前显然不属于乡议品评的九品范围之内,似是前述人物中唯一可以确定为寒人的。
  上节中曾提到禁军中下级将领在动乱中所起的作用,但这些将领的身世大多皆难于考察,在《晋书》中唯一有传的是孟观。孟观,渤海东光人,其父、祖名讳、事迹皆未书,按《晋书》撰写的惯例,当未出仕,且亦非地方大族豪强。孟观“少好读书,解天文。惠帝即位,稍迁殿中中郎。”虽然记载简略,且未提及其起家官职,但从其自幼读书,并结合所任官职来看,当属于乡品较低的寒士。
  除去这些在史书中记载稍多的人物外,就目前所见的记载来看,其余人物的事迹都过于简略,较难于做出准确的判断。从他们所担任的官职看,基本上都属于寒士或寒人,[16]也即是上文中所提到的寒门的范畴。因此,在本文中只使用高门与寒门的概念,[17]而不再细分,这既是因受史料的限制,同时也因其正符合当时社会的流行习俗。(关于此点,将在后文中详述。)

三、上品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