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
反纳粹运动中的歌德勒团
“正家之法”与赵宋的“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历史研究的“语言转向”
亚洲区域模式论──滨下
皇朝兴替:中国历史上的
最新热门    
 
唐代的“三史”与三史科

时间:2009-7-24 13:55:34  来源:不详
直接的联系,所以一般文士为了仕进,对于史学一般并不太重视。刘知几的体会是很有代表性的,他虽然自幼喜欢史学,“但于时将求仕进,兼习揣摩,至于专心诸史,我则未暇。洎年登弱冠,射策登朝,于是思有余闲,获遂本愿。”[44]  可见,史学优长对于考进士科并没有什么帮助,二者甚至有矛盾之处。因此,贞观八年(634)三月三日“诏进士试读一部经史”,[45]  并未能产生什么积极影响,一方面,它仅是试读,另一方面,其考试方式仍为填帖,并不能考察出应试者真正的史学才能及对古代治国方略的理解。这种情况在当时具有很大的普遍性,按刘知几于永淳元年(682)登进士科,[46]  在此前一年即永隆二年(681)年八月的一道敕文中指出:“如闻明经射策,不读正经,抄撮义条,才有数卷。进士不寻史籍,惟诵文策,铨综艺能,遂无优劣。自今已后,明经每经帖十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令试策。其明法并书算举人,亦准此例。即为常式。”[47]  显然朝廷也开始注意到进士不读史书的问题,大致与此同时,策文中也开始有了习史以资治道的内容。我们来考察一道武则天垂拱元年(685)的策进士文:“朕以紫极暇景,青史散怀,眇寻开辟之源,遐览帝王之道。……两代之事谁远,五德之运何承?……欲令历选前圣,远稽上德,采文质之令猷,求损益之折衷。何君可以为师范,何代可以取规绳?迟尔昌言,以沃虚想。”[48]  在这道策文中,既有对于应试者的具体历史知识的问题,又希望能从历史中找出现实政治中的治国之道。这反映了武则天临朝称制后励精图治的迫切心情。

  到了玄宗时,对于进士读史书又从登科后的出身方面予以鼓励,开元二十五年(737)二月敕:“今之明经、进士,则古之孝廉、秀才。近日以来,殊乖本意,进士以声律为学,多昧古今;明经以帖诵为功,罕穷旨趣,安得为敦本复古,经明行修?……其进士宜停小经,准明经帖大经十帖,取通四已上,然后准例试杂文及第(策)者,通与及第。其明经中有明五经已上,试无不通者;进士中兼有精通一史,能试策十条得六已上者,委所司奏听进止(原注:此诏因侍郎姚弈奏)”。[49]  《大唐六典》则径谓:“进士有兼通一史,试策及口问各十条,通六已上,须加甄奖,所司录名奏闻。”[50]  显然,为了改变进士“多昧古今”的现状,在进士考试中开始提倡读史,并予以出身方面的奖励。至于进士试史的方式,则是试策与口试相结合。所谓一史,恐非任意一部史书,而应该是“三史”中的一部。此外还应注意,进士试史却并未成为一种强制性规定,而只是一种鼓励性措施。

  正因如此,进士不读经史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乾元初,中书舍人兼礼部侍郎李揆干脆下令将五经与各史放在考场,供应试者随时翻检,受到欢迎,“数日之间,美声上闻。”[51]  宝应二年(763),礼部侍郎杨绾上疏言贡举之弊曰:“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至高宗朝,刘思立为考功员外郎,又奏进士加杂文,明经填帖,从此积弊,浸转成俗。幼能就学,皆诵当代之诗;长而博文,不越诸家之集。递相党与,用致虚声,六经则未尝开卷,三史则皆同挂壁。况复征以孔门之道,责其君子之儒者哉!”[52]  于是有些有识之士开始建议将史学作为进士考试中的必修科目,如大历(766-780)中,洋州刺史赵匡在《举选议》中就提出:“进士习业,亦请令习《礼记》、《尚书》、《论语》、《孝经》并一史。……不试诗赋,……其所试策,于所习经史内徵问,经问圣人旨趣,史问成败得失,并时务,共十节。贵观理识,不用徵求隐僻,诘以名数,为无益之能。言词不至鄙陋,即为第。”[53]  可见,他设想的进士科试史并非是考章句与名物训诂,而是“问成败得失,并时务”,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现实政治服务。赵匡对于所考史书的种类更有明确的设想:“其史书,《史记》为一史,《汉书》为一史,《后汉书》并刘昭所注志为一史,《三国志》为一史,《晋书》为一史,李延寿《南史》为一史,《北史》为一史,习《南史》者,兼通《宋》、《齐》志;习《北史》者,通后魏、《隋书》志。自宋以后,史书烦碎冗长,请但问政理成败所因,及其人物损益关于当代者,其余一切不问。国朝自高祖以下及《睿宗实录》,并《贞观政要》,共为一史。”[54]  在此,从“三史”到唐初所修晋南北朝诸史,甚至本朝实录和《贞观政要》都在考试的范围之内。

  赵匡一类观点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既与人们对长期以来进士和经史脱节问题的反思有关,更与此时的政治形势和学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