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告别革命论”史学批判
唯革命论”史学批判
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
“本体论”源流考(近代
“本体论”源流考(古代
“唐宋变革论”若干问题
论“刘氏主吉”——隋末
内藤湖南和陈寅恪的“六
论“中国文明的起源”
关于“社会进化阶段论”
最新热门    
 
论“李氏将兴”———隋末唐初山东豪杰研究之一

时间:2009-7-24 13:55:39  来源:不详
万余人,皆藉没其家,枉死者太半,流徙者六千余人。玄感之围东都也,开仓赈给百姓。凡受米者,皆阝亢之于都城之南。

玄感攻东都是从者十万,李玄英可能是当时从杨玄感者,或者也可能仅仅是受米的百姓。他从东都逃来,投依李密,显然因为李密曾为杨玄感谋主。由于李玄英对图谶的解说,再加上李密往说诸豪杰成功,李密也建立了瓦岗寨主的地位。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则是因杨玄感,这是为什么呢?
  杨玄感起义虽历时很短,但在隋唐历史上的作用不可低估。杨玄感第一次建立了关陇集团与山东豪杰的联合,瓦岗寨出身的山东豪杰从追随李密,到追随李世民,都是因为杨玄感融合关陇与山东豪杰的结果。我们先从杨玄感起义来分析。
  有关杨玄感的经行,《通鉴》记载最详,今以之为据。卷一八二大业九年条略云:  

  帝伐高丽,命玄感于黎阳督运……六月乙巳,玄感入黎阳,闭城,大索男夫……移书傍郡,以讨(来)护儿为名,各令发兵会于仓所……玄感选运夫少壮者得五千余人,丹阳、宣城篙梢三千余人,刑三牲誓众,且谕之曰:“主上无道,不以百姓为念,天下骚扰,死辽东者以万计。今与君等起兵以救兆民之弊,何如?”众皆踊跃称万岁,乃勒兵部分……及举兵,密适至,玄感大喜,以为谋主……密曰:“关中四塞,天府之国……抚其士民,据险而守之。天子虽还,失其根本,可徐图也。”玄感曰:“更言其次。”密曰:“简精锐,昼夜倍道,袭取东都,以号令四方。但恐唐礻韦告之,先已固守,若引兵攻之,百日不克,天下之兵四面而至,非仆所知也。”玄感曰:“不然。今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先取之,足以动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遂引兵向洛阳。

杨玄感最初起事所用之兵为黎阳男子及运夫、篙梢人,运夫及船工为河南北及江淮民夫,主要是山东人。玄感不能取关中与李密后来不入关中的原因是一样的,玄感要“动其心”者不是百官,而是山东豪杰。时山东群雄并起,洛阳则为山东的政治中心,玄感欲取洛阳号令四方,主要是号令山东豪杰。实际证明也是如此。杨玄感“于汲郡南渡河,从之者如市”,所从者为汲郡南北的山东人,击河南令达奚善意时,善意兵“不战自溃”,都倒戈归于玄感。玄感屯上春门,“父老争献牛酒,子弟诣军门请自效者,日以千数”,在攻东都的战役中: 

  卫文升日以步骑二万渡   水,与玄感战,玄感屡破之。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又善抚悦其下,皆乐为致死,由是每战多捷,众益盛,至十万人。文升日众寡不敌,死伤太半且尽,乃更进屯邙山之阳,与玄感决战,一日十余合。会杨玄挺中流矢死,玄感军乃稍却……始,杨玄感至东都,自谓天下响应。

杨玄感攻东都时从之者十万人,战斗力强,这表明东都对山东豪杰的重要性。东都援兵将至,玄感军屡败时,李子雄、李密劝其直入关中,玄感解东都围时宣言:“我已破东都,取关西矣!”仍念念不忘以取东都号令百姓,至   乡、上木般豆,一日三败,亦体现了山东豪杰对取关中的态度。
  杨玄感所部多为山东豪杰,最高领导层则为关陇贵族。杨玄感的出身,《隋书》卷七十杨玄感传略云:  

  司徒素之子也……以父军功,位至柱国,与其父俱为第二品,朝会则齐列……后转宋州刺史,父忧去职。岁余,起拜鸿胪卿,袭爵楚国公,迁礼部尚书。性虽骄倨,而爱重文学,四海知名之士多趋其门。自以累世尊显,有盛名于天下,在朝文武多是父之将吏,复见朝纲渐紊,帝又猜忌日甚,内不自安。

杨玄感不但是关陇集团中重要人物,而且是这一集团中颇有影响及号召力的贵族。追随玄感的李密,同书同卷记载,“真乡公衍之从孙也。祖耀,周邢国公。父宽,骁勇善战,干略过人,自周及隋,数经将领,至柱国,蒲山郡公,号为名将。密多筹算……开皇中,袭父爵蒲山公……与杨玄感为刎颈之交”,也在关陇贵族集团之内。共同反隋、解天下之倒悬的目标,使杨玄感建立了关陇集团与山东豪杰的联盟。但响应杨玄感的山东豪杰多偏于河南,河北高鸡泊、豆子卤亢的豪杰们并未被吸引到这个联盟中来,这使山东豪杰分化为两个部分。
  《通鉴》卷一八二大业九年条云:   

  玄感之围东都也,梁郡民韩相国举兵应之,玄感以为河南道元帅。旬月间众十余万,攻剽郡县,至襄城,闻玄感败,众稍散,为吏所获,传首东都。&nbs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