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
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
明代的地方官制
明代官场——张居正 没
明代流刑考
明代大都督府略论
明代皇位继承中的监国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
明代历史定位问题新探
最新热门    
 
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

时间:2009-7-24 13:55:44  来源:不详
亦多发东南”[14]。谪发与垛集,其间都有南人北戍,或是北人南戍。按照明代制度,凡是军户应充兵役而逃亡或是军士老故缺额者,被“勾”亦即稽查出来之后,需要顶补旧额,称作“补伍”或“补役”。“补伍皆发极边,而南北人互易”[15],这会更为加重南人戍北边,北人戍南边的问题。
  南北方风土,差别悬殊,非要将两地人互易其位,背戾事理人情,自然会遇到困难。明朝人称:“南人病北方之苦寒,北人病南方之暑湿。逃亡故绝,莫不由斯。”[16]英宗正统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上疏谈到:
  今差监察御史清军,有以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北直隶之人,起解南方极边补伍者;有以两广、四川、贵州、云南、江西、福建、湖广、浙江、南直隶之人,起解北方极边补役者。彼此不服水土,南方之人,死于寒冻;北方之人,死于瘴疠。且其卫所,去本乡或万里,或七八千里,路远艰难,盘缠不得接济,在途逃死者多,到卫者少。……况今西北二边,急于防守,而西北壮勇之人,乃发南方,甚是未当。
杨士奇指出,从永乐年间起,成祖、宣宗、英宗都在一定范围内,对这种不合理局面,进行过调整。因此,他建议:
  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直隶,今后清出军丁,各就所近,发甘肃、宁夏、延安、大同、宣府、永平、辽东等处补伍;云南、两广、贵州、四川、湖广、江西、福建、浙江、南直隶,今后清出军丁,各就所近,发四川、云南、贵州、两广及边海卫所补伍[17]。
当政者以为照他这样的建议,会紊乱祖制,所以没有理会[18]。
  天顺二年,山西巡抚李侃,又上奏朝廷,试图调整这种不合理做法。他说:
  寒北之地,与穷荒无异。非生长其间者,未有能宁居而狎敌者也。今南人戍西北边,怯风寒,闻寇股栗;而北人戍南,亦不耐暑,多潜逃。宜令南北清勾之军,各就本土补伍。人情交便,戎备得修[19]。
这种在当地就近补充兵员的改革方案,从士卒适应地理环境的角度来看,当然非常合理,朝廷由此开始重视这一问题,考虑调整相关政策[20]。紧接着在成化十二年,陕西巡抚余子俊,便“奏免岷、河、洮三卫之戍南方者万有奇,易置南北之更戍者六千有奇,就戍本土”[21]。像这样涉及全国的兵力调配问题,不应只是陕西一省自行更张所能进行的,应当是在李侃上疏后,朝廷在全国范围内,都按照同一原则,逐步做了调整。于是南人戍南,北人戍北,各得其宜,而早期留驻的从征南兵,到这时历经百年,其后代早已成为当地土著,北方边地的常驻戍卒,也就大体上均由近边北方人充任了。
  北方边防线上,除了当地卫所的常驻军士之外,成祖永乐年间,又调集内地卫所兵力,短期轮流驻防,“命内地军番戍,谓之‘边班’”[22]。这当中自然也有南人戍北的情况。但是这种做法没有维持太久,到宣宗继位后,鉴于“南北诸卫所军备边、转运,错互非便”,于是,改而“专令南军转运,北军备边”[23],所谓“边班”便都由北方内地的卫所军士来承担。
  轮流戍边的“边班”制度,并没有能够保障戍边士卒的稳定。史称“其后占役逃亡之数多,乃有召募,有改拨,有修守民兵、土兵,而边防日益坏”[24]。这些名目,总的变化趋势,是主要依靠在沿边或内地北方省份,就近募集民兵,以补充常驻士卒,从事防守。其中如土兵,为成化初年巡抚延绥都御史卢祥建议添设,兵源都是来自当地,原因是这些“边民骁勇,习见胡虏,敢与战斗”[25]。故戚继光到蓟镇履任时称:“今之兵,外则九边原设边军与入卫民兵。”[26]戍卫士卒的地域来源,进一步向边防线上集中,即进一步土著化。如原来需要更番戍边的山东、河南,自嘉靖后,其“民兵戍蓟门者,率征银以充召募。至万历初,山东征银至五万六千两,贫民大困”[27]。就在戚继光北调之前不久的嘉靖三十七年,蓟镇一次便在密云、昌平、永平、遵化、通州各地,召募一万五千名士兵[28]。由于募兵主要来自缘边地带,“地与人相习,无怀故土逃亡之患”[29],从而使边防线上得以保持必备的兵员。
  戚继光从浙江调兵戍卫北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既然北方边防线上的戍卒,已经主要是由沿边当地人或内地北方人充任,而如前所述,通常在一般人看来,北方边地人勇猛善战,江浙人柔弱怯懦,那么,为什么偏要从浙江调兵北上呢?下面将主要从区域地理特征角度,予以分析。 
二、浙江地区的武勇风尚
  各地的风尚习俗,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随着社会历史状况的迁改而不断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